Page 631 - 智库丛书第五卷
P. 631

数字化转型




            采购多少,领用多少”的管理原则,建立对应的备件需求计划,严格按照需求计划
            提报备件采购立项。备件到货后,根据对应的预防性维修工单自动触发备件领用
            流程,在确保预维工作按计划实施的同时,有效避免了库存积压问题。


            3.6  退役报废阶段



                 按照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在退役报废阶段,应着重关注设备的回收再利
            用,尽可能挖掘利用设备的剩余价值,最大程度降低设备退役报废产生的损失。以

            下是我们对该阶段设备管理工作开展的一些实践:
               (1)建立健全设备退役报废管理制度和流程,全面深入甄别退役设备是否具
            有剩余价值,对于有剩余价值的设备应充分回收利用。比如,对于性能下降的设

            备,可考虑在允许的条件环境下降级使用;对于部件损坏的设备,具备修复条件的
            可结合设备关键度、经济性因素等考虑修后再利用,无法修复的可考虑将完好的部

            件进行回收利用。按照以上策略,我们利用具备剩余价值的退役设备,搭建了多套
            以培训和诊断测试为主要功能的离线仪控平台。利用这些平台,我们在人员培训、
            备件测试、故障诊断、模拟试验等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让设备在全寿命周期

            内发挥出了全新的价值,产生了非常良好的效益。
               (2)对于价格昂贵、电厂自身又不具备修复能力的设备,加强与厂家的交流合
            作,在权衡经济性的前提下对设备开展返厂维修。对于一些机组装机量较大的设

            备,实施返厂维修比购买新设备能够节省可观的成本费用。
               (3)由于核电厂具有的特殊性,有些待报废设备存在一定的放射性,报废时在
            能够区分放射性部分和非放射性部分的情况下,尽量实施拆解与分类报废的方式,

            这样既有利于降低报废成本,又能起到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


            4  结束语



                 核电厂数字化仪控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拓宽了对设备管理的认识,延伸了设

            备管理的内涵与范围,需要协调整合电厂各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紧密配合,从


                                                                                   617
   626   627   628   629   630   631   632   633   634   635   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