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6 - 智库丛书第五卷
P. 636

中国核能行业智库丛书(第五卷)




             部单一)。目前,国内外绝大多数管道应力分析系统的原理方法是有限单元法,将
             一套管系分解为有限个节点、单元,根据管道实际情况,在节点、单元上施加不同荷
             载工况,通过有限单元法进行分析评定,以判断此套管系的应力应变范围,最终确

             定管系的设计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在 CPR1000、EPR、华龙一号等核电设计中均
             使用了 SYSPIPE 软件进行应力分析,SYSPIPE 软件运行的基础来自于命令流。


             1.2.2 应力分析命令流的组成和编写

                 管道应力分析命令流数据组成如图 2 所示。







                                   图 2 应力分析命令流数据组成

                 常规核电管道应力分析命令流的编写是基于等轴图和其他设计文件,人工从

             这些文件中提取应力分析所需要的信息,输入数据库中形成应力分析命令流数据,
             管道应力分析命令流输入流程如图 3 所示。由于命令流输入需要人工操作,而编写

             命令流的工作量又大,分析人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才能完成一个管系的应力分
             析命令流输入工作。同时,按常规管道设计与应力分析工作分离的情况,管道设计
             人员与力学分析人员间有图纸传递、循环反馈等中间环节,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较

             高。在现有核电行业设计中,数据不全或更改、现场工期压力大等多方面原因已成
             常态,导致应力分析常滞后于图纸发布,最终使现场出现变更量大和返工的现象。






                                      图 3 管道应力分析流程



             1.3  管道智能化应力分析的可行性


                 PDMS 三维软件提供可编程宏语言(Programmable Macro Language,PML),支



             622
   631   632   633   634   635   636   637   638   639   640   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