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0 - 智库丛书第五卷
P. 630
中国核能行业智库丛书(第五卷)
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备件管理和仓储阶段也应围绕设备管理理念提升管理
水平,全面合理推动备件需求提报的精细化管理,切实有效开展库存压降工作,从
根本上提高电站的库存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对此我们建立了“储备定额 + 必换件”
模式的仪控备件管理体系,开展了物资 BOM 数据管理、备件分类管理、储备定额管
理和必换件管理等研究和实践。
(1)将设备按照规格型号和技术特性进行分类与合并,对同类型设备开展主
要部件识别,最终建立起完整清晰的层级对应关系(即设备 BOM 清单),在此基础
上开发物资 BOM 主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自动准确完成备件分级、备件装机
量计算等功能,为实现备件需求精细化管理提供精确详尽的数据支撑。
(2)基于以上 BOM 数据的应用,我们综合设备分级、维修模式、采购周期、备
件金额等维度对备件开展了分类管理。按照设备关键度分级,将备件划分为单点
敏感备件、关键备件、重要备件和一般备件;按照维修模式,将备件区分为纠正性维
修备件和预防性必换件;按照备件对电厂安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将备件分为战略
备件和非战略备件。通过对备件的分类,为后续的需求提报和库存控制提供了有
力参考。
(3)针对日常纠正性消除缺陷以及预防性维修中非预期缺陷处理等备件需
求,由于难以给出明确的使用计划,因此需要提前储备一定数量。为做到既满足维
修需求又能合理有效控制库存,我们建立了储备定额管理机制:按照备件的分类,
针对不同备件设置对应的最小库存和最大库存定值,由软件系统定期自动核库,当
现有库存小于等于最小库存值时,自动触发采购需求,采购需求量与现有库存之和
原则上不得大于最大库存值。其中最小库存和最大库存值的设定,由设备工程师
在 BOM 数据的支撑下,根据备件的应用设备及其重要程度、历史缺陷情况、现场使
用量等因素综合考虑后确定,并且根据设备运维状态的变化和相关数据、经验的积
累不断优化、定期调整,使储备定额管理做到精益求精。
(4)针对日常和大修期间对于预防性维修工作涉及到的备件需求,我们建立
了必换件管理机制:收集统计预防性维修工作中必换件备件的数据清单,并与对应
的预维项目实现关联,形成预防性必换件数据库。以此为基础,按照“需求多少,
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