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5 - 智库丛书第五卷
P. 625

数字化转型




            代,升级换代时只能采用原供应商指定型号,导致备件供应、售后服务等存在垄断
            现象,相关费用逐年上涨。
               (3)设备备品备件价格上涨速度较快,有些备件甚至出现几倍、十几倍的涨价

            幅度,导致备件采购成本大幅增加。


            2  数字化仪控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探索



                 根据上述数字化仪控设备管理自身的特点、要求以及面临的问题,我们对设备

            管理理念和方法开展了深入研究和分析讨论,得出以下一些想法和认识。
                 传统的设备管理理念以确保设备运行可靠性为主,使设备能够在规定的条件
            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设计功能,从而确保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其管理重

            点主要是在设备运维阶段,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当我们把角度和视野放宽,
            从核电厂运营、参与市场竞争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设备管理的真正目的和
            最终目标应当是在确保核安全的前提下,降低设备使用成本,提高经济性,实现电

            站利润的增长。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仅关注运维阶段的设备管理显然是不够的,必
            须对设备从设计选型到退役报废的各个阶段开展有效管理,使设备在全寿命周期

            内的成本得到控制。
                 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数字化仪控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即:
            在保证核安全和可靠性前提下,以追求设备全寿命周期内最低投入产出比(如公

            式所示)作为设备管理的核心目标,通过分析评价设备全寿命周期各环节成本与
            产出的关系,查找并加强对其中薄弱环节的控制,达到投入与产出的最优平衡,最

            终实现设备全寿命周期最佳综合效益。对于核电厂而言,投入是指设备全寿命周
            期涉及的总成本,包括选型、采购、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备件仓储、退役报废等各阶
            段的总投入费用;产出是指设备投入在线运行后正常工作的总年限。




                             投入产出比(元 / 年)=





                                                                                   611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629   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