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1 - zkcs2020.indd
P. 241
公众沟通
一种买卖关系,利益相关方出让了土地、房屋等设施(或者说出让了使用价值),建
设单位支付了价值(或价格),交易完成后双方再无利益瓜葛。而股权机制由于企
业的发展与利益相关方的利益相关,有利于构建利益共同体。
五是“补”转“股”是构建公众沟通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机制的转换是体
制创新的关键,中央提出的深化体制改革,首先是要深化机制的创新,在同一体制
下不同的机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公众沟通也要在转换机制上下功夫。如,企业
管理从人治到法治,从人管到制度管是机制的转换,其效果就是从不自觉到自觉,
使管理更加科学,效果更加明显。所以构建公众沟通的长效机制必须在转机制上
下功夫。
5 推进“补”转“股”的可行性
一是有政策依据。推进“补”转“股”有足够的政策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
体制机制改革逐步深入,特别是国企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单一所有制的弊端日渐显
露,中央提出混改的方针政策,并下发了混改试点的方案,国企调结构转机制势在
必行。
国资委《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国资发
改革〔2016〕133 号)明确了企业员工持股的政策。吸收民资民企参与国企混改,
打造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是深化国企改革的方向,未来单一所有制的国企
将不复存在。
核电企业在项目建设中对涉及直接利益相关方,通过补偿金量化为股权的办
法,依法持有企业股权,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是符合政策法规依据的。
二是有实践案例。推进“补”转“股”国内外已有成功的经验和有益的探索
实践。补偿机制改为股权机制实际上不是什么新鲜事,现在可以说是补偿与股权
并行的阶段。据资料记载美国的一些石油企业早有让利益相关方持有股权的做
法,而且非常成功。国内也有一些非核领域开展了“补改股”的试点尝试,也为全
面推广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