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9 - 2019congshu
P. 369
核燃料循环与废物处理
从 1985 年开始,我国在该领域陆续开展了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
经过近 30 多年的研究探索,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发工作已经从场址区域筛选
逐渐过渡到地下实验室工程建设阶段。
地下实验室是指建造于一定深度、用于开发和验证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技术、在
一定情况下用于评价场址适宜性的地下研究设施。地下实验室一旦建成,它将成
为处置库研究开发、验证实验、设备考验的中心。
地下实验室是开发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技术的重要设施,也是处置库开发过程
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北美、西欧和日韩等国已建成了 20 多个地下实验室,
对推进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地下实验室建设项目已经列入国家及有关部门、行业的规划。2007 年我国的
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首次提出 2020 年建成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的目标。
2012 年 10 月国务院发布了《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 2020
年远景目标》, 提出了2020年建成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的目标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建设 1
个高放射性废物处置地下实验室”的重点任务。2016 年,国家国防科工局发布的
《“十三五”核设施退役与放射性废物治理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开工建设高放废
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的目标和重点任务。2017 年 3 月,国务院批准的《核安
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 2025 年远景目标》再次明确“开工建设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是核设施退役与放射性废物治理重点工程之一。
本文探讨我国地下实验室建设的若干战略问题,如功能、定位、场址比选等,解
决这些问题,对加快推进地下实验室工程建设工作,实现 2020 年之前开工建设地
下实验室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国际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有关进展
自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开发以来,高放废物地质处置
在工程的实施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是芬兰、法国和瑞典三国。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