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3 - 2019congshu
P. 333

核燃料循环与废物处理




           时,为未来最佳燃料循环路线决策保留选项。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 2011 年的《核燃料循环的未来》研究报告指出,今
           后几十年内轻水堆乏燃料一次通过仍是美国首选的经济选项,而且很可能是本世

           纪大部分时间美国和其他国家核循环系统的显著特征。以相对较小的成本实施乏
           燃料长期安全管理,保留未来乏燃料利用的各种选项。随着时间推移,一些重大不
           确定性(核电发展规模、新反应堆和新燃料循环技术的可用性和经济性)终归会

           明朗化,届时轻水堆乏燃料采取直接地质处置还是进行后处理闭式循环,就能做出
           更加合理的决定。另外,对乏燃料进行较长时间的中间储存,其放射性和衰变热减

           少,从而可降低后处理难度,减少后处理成本。
               2)在产业和研发方面,美国后处理产业发展目前处于停滞状态,但一直保持
           研发投入,有多个先进燃料循环的研发项目正在开展,然而政府更替带来的政策变

           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先进燃料循环技术的研发进程。
               3)顶层规划方面,纵观本世纪初开始的多个先进燃料循环研发计划,不管是

           ACFI 还是 GNEP,均体现出乏燃料后处理和先进快堆的系统衔接和统筹规划,从
           先进后处理、高放废液分离、超铀元素再利用、先进快堆等多个环节均有机衔接,同
           步推进。

              (2)法国
               法国 1958 年在马库尔投运第一座处理金属铀石墨气冷堆乏燃料的军用后处
           理厂 UP1。1966 年在阿格投运第二座后处理厂 UP2 提取军用钚,至 1987 年停止

           处理气冷堆乏燃料,UP2 建设资金一半来自于国防经费,另一半来自于法国原子
           能委员会(CEA)民用项目经费,国家通过持股的方式将后处理厂交由高杰玛(现
           欧安诺)管理运营。1970 年 CEA 决定改造 UP2,使其具备轻水堆乏燃料处理能

           力,为此于 1975 年建成高放氧化物首端车间(HAO),处理能力 400 t/a,厂名改为
           UP2-400。1989 年由德国、日本等国核电企业投资建成 UP3 后处理厂,主要处理

           这些国家产生的轻水堆乏燃料。1994 又将 UP2-400 改造扩建成 UP2-800,主要负
           责处理法国本国产生的轻水堆乏燃料。阿格厂目前的总处理能力为 1 700 t/a。截
           至 2009 年年底,阿格后处理厂已处理了大约 2.7 万 t 轻水堆乏燃料。此外,该厂此




                                                                                 323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