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9 - 2019congshu
P. 329

核燃料循环与废物处理




           间贮存、后处理等业务的发展提出了迫切需求。
               我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确定了闭式核燃料循环政策,即将压水堆核电厂产生
           的乏燃料经过后处理提取铀钚制成 MOX 燃料再循环利用,以提高铀资源利用率并

           减少高放废物体积。2017 年国防科工局发布的《“十三五”核工业发展规划》均
           进一步明确了坚持乏燃料后处理的大政方针,目前正在征求意见的《原子能法》
          (草案),首次将闭式燃料循环政策上升到法律层面。“闭式燃料循环”是我国核能

           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乏燃料后处理是实现我国核能发展热堆—快堆—聚
           变堆“三步走”战略向第二步迈进的关键环节。

               在后处理能力建设方面,我国目前仅建成一座年处理能力 60 tHM 的后处理中
           试厂,按照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划,我国将加快后处理科研攻关和能力建设,从根本
           上解决乏燃料的“出路”问题。按照从易到难、由小到大的思路,坚持自主创新,

           在掌握后处理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尽快形成能力,通过引进法国技术,建设工业规模
           的大型后处理厂。

               从国际经验看,到目前为止,以法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后处理路线国家,并未实
           现完整的核燃料闭式循环,其乏燃料后处理产生的钚制成 MOX 燃料在轻水堆中使
           用后不再进行二次后处理,这种循环被称为“局部闭式燃料循环”或者“两次通

           过”循环。而完整核燃料闭式循环应当包括后处理钚在特定快堆中的多次循环使
           用,目前仍未实现。
               乏燃料后处理是核燃料闭式循环中技术难度最大的环节之一。我国乏燃料后

           处理技术在早期军工时期有一定科研基础,但由于多种原因后处理研究工作经历
           了较长时间的停滞,目前技术已明显落后于国际水平。后处理大厂具有政治敏感、
           技术难度大、工程复杂、建设周期长以及资金投入巨大等特点,有必要系统研究和

           总结国际闭式燃料循环尤其是后处理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后处理能力
           建设和闭式燃料循环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319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