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7 - 2018年核能年鉴
P. 307

世界核能发展论坛



                 仪器以及先进制造技术的创新和升级,进                      条件落实核电规划,全面推动我国从核电
                 而促进国家高端创新能力的提升。发展核                      大国到核电强国的转变,要重点做好以下

                 电也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建设“一带                      工作。
                 一路”的需要。核电作为国家高端装备                           一是稳步有序推进核电建设,保持持
                 “走出去”的名片,不仅可以进一步展示                      续发展的趋势。核电降低成本,对维持产
                 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也将为推动全球能                      业优势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十三五”期

                 源转型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间要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稳妥有序推进
                     三、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沿海核电项目的建设。
                     一是我们所开建的第三代机组都存在                        二是持续提升核电水平。要持续优
                 拖期情况,这也是首堆存在的共性问题,                      化、提升设计,提升应对超设计基准事故

                 世界上大概也是这样。需要我们充分总结                      能力,完善核应急组织指挥体系的建设,
                 经验,持续完善项目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建立健全厂内专业应急队伍。
                     二是核电经济性遇到很大挑战。福岛                        三是全面提升核电科技创新能力。要
                 事故后核电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导致建                      研究建立核电科技创新和研发持续投入机

                 设成本不断增加,在能源价格普遍降低的                      制,健全科技研发体系,形成政、产、
                 大环境下,核电的竞争力受到一些影响。                      学、用全面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
                     三是电力供应形势由紧转松,电力的                    动自主品牌CAP1400和“华龙一号”示范
                 消纳受到一些限制。部分机组利用因子不                      项目建设,支持开展核电厂安全运行技术

                 足50%,造成了清洁能源的浪费。这也是                     的研发和应用。
                 不容回避的问题。                                    四是强化公众沟通,构建政府、企
                     四、“十三五”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业、社会力量有机结合的核电项目协调机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核电发展中长期规                    制,加强核电科普宣传和舆论导向,提高

                 划以及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                    公众对核电安全的认知度;完善核电项目
                 年我国运行核电装机容量要达到5 800                     收益共享机制,支持核电周边地区经济和
                 万千瓦,在建达到3 000万千瓦以上,预                    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推动核电厂
                 计发电量将占到5%到7%,替代标准煤1.5                   信息公开,提高社会公众对核电的认同感

                 亿吨。主要运行指标优于世界先进平均水                      和接受程度,为核电发展构建良好和稳定
                 平,三代核电技术的研发和工程应用走在                      的社会环境。
                 世界前列。四代核电技术的研发与国际先                          五是稳妥推进乏燃料和核废料处理处
                 进水平保持同步。形成比较完善的装备制                      置工作,进一步加强技术攻关,妥善化解

                 造、燃料供应、人才队伍等配套保障体                       问题。
                 系,国产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进一步创造


                                                                                          299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