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6 - 2019congshu
P. 406

中国核能行业智库丛书 (第二卷)








                     运营核电厂设备质量保证分级


                                   管理应用实践





                                        余体伟  胡小卫
                  (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




               摘 要:本文着重介绍运营核电厂应用质量保证分级的理念 , 对关键敏感设
           备进行有效管理的实践。基于质量保证分级原则 , 对设备管理中的重要要素进行
           识别,并采取与普通设备管理有差异性的加严管理措施,使核电厂获得较高的核安

           全水平和良好的运营业绩。
               关键词:核电厂;质量保证分级;关键敏感设备;管理要求






           1  设备质量保证分级管理的意义



               核电厂的核安全水平和安全发电业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核电站设备的
           可靠性,尤其是对核电站核安全和可用率影响较大的关键敏感设备(Critical

           Components Management 简称为 CCM 设备),如核岛的部分重要水泵、核岛部分系
           统的重要阀门、应急柴油机、发电机、主变压器等。关键敏感设备的定义是:“单

           一失效,能导致自动停机、停堆或强迫停机、停堆的设备”。世界核电营者运协会
          (WANO)和美国核电运行研究所(INPO)等一些涉核机构,对核电厂事件的统计
           也证明了真正对核电厂造成严重后果的,通常都是占设备总数为数不多的关键敏

           感设备。这部分设备一旦管理不善,存在故障或设备可靠性差,其失效后果造成的



           396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