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1 - 2019congshu
P. 401
核与辐射安全
的对接,实现政府策划与全国联动的整体协作,带动更广泛人群参与核安全宣传,
构建起涉核公众沟通良性发展模式。
1.6 主动适应新时代互联网发展规律的需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媒体舆论阵地和话语权的争夺日趋激烈。当下
既是我国核能快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如果不主动顺应时
代,强力发声,占据舆论主动,就必然会被其他反核声音所占据。
(1)掌握舆论话语权
核能发展需要理性健康的舆论环境,欢迎不同角度的监督和质评,但绝不容许
刻意的歪曲和造谣。越是在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越是应当注重牢牢掌握舆论话
语权的重要性。虽然核安全相关部门、涉核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等就核能、核安全开
展了大量科普工作,但尚未形成强大的正面舆论场。中国核安全日设立的作用就
是要强化核安全主流舆论声量,坚定核安全有效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声音,
扩大正面宣传力度,理性引导舆论走向,帮助公众形成有关核安全的正确认识,让
谣言无处滋生,形成正能量。
(2)增强传播效果
与核能相关谣言或者引发涉核舆情事件的根源,就是公众的对核的恐惧和无
知,但这一原因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因此十分适合核安全日这种固定周期性的宣
传模式。通过这种周期性的仪式活动使核安全在每一年中能够成为全社会共同关
注的集体时刻,并在固定时间不断唤醒公众记忆、加深认知,最终成为深植于内心
的理念。通过核安全日宣传,社会公众能够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场景中理解核安
全、认知核安全,在活动中形成核安全的共同集体意识,从而增进全社会的核安全
价值认同。
(3)深度培养媒体核素养
媒体是公众了解核能、核安全的重要平台,媒体的报道方向、理性态度也决定
了公众对核能的认知。因此通过中国核安全日,深度培养媒体对核能知识的全面、
深度了解,通过其传播理性科学知识,是消除公众核恐惧的有效方式。
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