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9 - 2019congshu
P. 309
核燃料循环与废物处理
同比下降 61%;哈原工 2018 年产量为 11 475 tU,同比下降 5%。世界最大的两家
铀生产商合计减产 6 600 t,相当于 2018 年全球总产量的约 13%。欧安诺集团和
铀壹公司 2018 年产量也都大幅下降。这种减产趋势已经推动国际铀现货价格在
2018 年上涨超过 20%,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国际铀价预计将继续上调。另一
方面,核电企业采购是影响国际铀价走向的一个重要因素。自铀价跌至低谷以来,
核电企业希望抓住时机签订长期低价合同,但是铀生产商宁愿减产也不签低价合
同,导致新签长期合同越来越少,从而出现供应充足而采购大单不多见的现象,同
时也导致核电企业不得不动用商业储备来弥补供应缺口。随着越来越多的长期合
同到期以及商业储备规模十年来首次缩小,核电企业的铀保障压力正在增大,最终
或将不得不提高价格签订新合同,从而推动国际铀价上调。
然而,受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国际铀市场的低迷状态预计近期内难有实质改
观。首先,福岛核事故之后,全球核电增长缓慢,这意味着铀需求不会明显增长。
其次,虽然大多铀业巨头减产,但是全球铀供应依然处于高位。再次,一批停产项
目随时等待复产。此外,加拿大、西班牙、巴西等国还有一些新项目计划未来几年
投产。最后,考虑到二次供应在未来若干年内仍将保持每年近 1 万 tU 的供应规模
以及庞大的国家和企业储备,全球铀市场供大于求的基本面在未来几年难有实质
改观。
目前,全球铀市场供应和需求水平正在不断拉近。全球在建核电机组接近 60
台,更多的日本核电机组陆续重启,印度正在构建本国战略铀储备,全球铀需求保
持稳定;另一方面,世界铀产量持续下降,商业储备正在减少。加之未来几十年需
要核电这样一种可大规模部署的可靠低碳基荷电力来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国际铀
市场仍然有望在几年后迎来转机。按照世界核协会的预测,国际铀市场可能在
2023 年转变为供不应求。
4 对我国天然铀供应保障的策略建议
安全稳定的天然铀供应是核电发展的基本保证。随着我国核电规模持续扩大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