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201901.indd
P. 29
让核安全文化真正落地
文 王楠
“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 的监管机构,国家核安全局、国家能源局、国
特性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 防科工局于2014年联合编制发布了《核安全
的观念,即核电站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 文化政策声明》。其中便对核安全及核安全
要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是国际核安全咨 文化给出了更为实用的本土化定义,相比于
询组(INSAG)于1991年发布的《安全文化》 INSAG和WANO的直译定义来看,更容易被
报告(INSAG-4)中对安全文化给出的定义,对 中国的核电从业者以及民众理解。而在2017
于每一个核电人员来说,都是十分熟悉的。因 年,国家核安全局进一步总结了我国核安全
为在国内所有的核电厂,均把“安全文化”作 文化建设工作的要点,发布了《核安全文化特
为基本安全授权的一门课程,除对新入职员工 征》,归纳为八个特征原则以指导我国核安全
进行初训外,还定期对全厂人员进行复训。而 文化建设工作。随后,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
每一次的培训课程中,都会提及该定义。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9次会议上,审议通过
作为核电界的重要组成单位,1989年成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作为核安全领
立的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WANO)始终扮演 域的顶层法律。其中明确各核电运营单位要
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将分散于世界各地的核电 重视和开展对于核安全文化的培育工作。
机组真正地融合为一个大家庭。WANO所发 石岛湾核电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于2012
布的各类行业规范、原则、导则等文件也备受 年12月开始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在建设
核电营运单位的青睐和认可。WANO基于对 的早期,电站即决定在关注现场建设施工质
全球核电机组安全文化方面的工作研究,也提 量的同时,要注重核电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育
出了类似的定义,尤其是2002年美国Davis- 一支具有高度核安全文化素养的高水平团队。
Besse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上封头降质事 然而,电站受限于人才梯队核电工作经验的影
件发生后,更是提出了《强有力核安全文化原 响,在早期的核安全文化建设中,仅仅局限于
则》,并于2013年结合世界核电的发展情况, 安全文化课程的培训以及零散的核安全文化
进一步升华为《健康核安全文化特质》。当前, 宣贯活动,并没有能够将安全文化与现场施工
国内电厂核安全文化培训、建设以及评估等工 活动以及人才培养有效地结合。在早期施工
作,多数基于该文件的核心内容进行开展。 建设活动中,石岛湾电站也发生了一些质量事
相比欧美以及同在亚洲的日韩等国家,我 件及建造事件。2014年,电站开展了一次核
国的核电技术发展较晚。但近年来随着新项 安全文化自评估活动,邀请了国内的专家与电
目的不断上马,我国已经成为当前世界上拥 厂的人员共同组建评估队,以访谈为主体形式
有新建机组数量最多的国家。作为核电项目 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评估。评估的结果显示,尽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