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5 -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1)_l(1)
P. 165

我国核能行业“十三五”回顾与“十四五”展望


             采铀技术在北方砂岩型铀矿山获得应用,铀浓缩离心机实现了升级换代,全
             球首条高温气冷堆核燃料生产线投入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CF3 燃料组

             件完成批量化制造,N36 锆合金包壳材料实现批量化应用,MOX 燃料元件、
             耐事故燃料元件、环形燃料元件研发有序开展,乏燃料后处理科研工作积极
             推进,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项目已获国家批准实施。


                 (三)核能产业链保障能力全面提升的5年


                 “十三五”期间,我国核电装备的自主化和国产化水平不断提升,关键
             制造技术创新和重大工程装备制造成果丰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
             设备成功完成制造。在设计技术方面,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设计平台,拥
             有专业配置齐全、工程设计经验丰富的核电研发设计队伍;在研发能力方面,
                 ഠ߶॓࿐໓ངԛϱഠϱಃ෮Ⴕ
             以三大核电集团为代表,依托国家、地方和企业自身的投入,打造了相对完
             备的科技研发平台和设施,部分研发装置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在装备自主

             化方面,关键设备、材料与共性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三代核电站反
             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管道、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爆破阀、
             屏蔽电机主泵、数字化仪控等一大批关键设备,以及超大型锻件、690 合金管、

             压力容器密封件、核级锆材、核级焊材等关键材料基本实现自主设计、自主
             制造。百万千瓦级三代核电机组综合国产化率已达 88% 以上,形成了每年开
             工建设 8 ~ 10 台核电机组的核电主设备供货能力,为我国核能产业高质量发

             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核燃料供应体系可支撑核电长期持续发展。5 年来,落实多个大型铀矿
             床,新发现多处矿产地,推进北方砂岩型铀矿山建设,全面建成新疆伊犁首

             个千吨级绿色铀矿山大基地,形成了以北方砂岩大基地为主体、南方硬岩大
             基地为补充的布局结构,建立了国内生产、海外开发、国际贸易、战略储备

             并举的天然铀供应保障体系。铀纯化转化 、铀浓缩、核燃料组件生产能力稳
             步提升,跻身世界前列,5 年间累计向国内外核电站交付压水堆核燃料组件
             9600 余组,重水堆核燃料 55000 余支棒束,铀浓缩和核燃料组件生产成本分
             别降低 20% 和 8%。加强核燃料循环后段建设 ,乏燃料后处理科研工作有序


                                                                               151



 ഠ॓ჽඔሳඣႆଽಸ GT'GT  S)+'PR 9 'Y  &  I4Z&'R6 T 8K 0+71' P DIU-E"2-INQP6/ LP57/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