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4 -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1)_l(1)
P. 164

核能发展蓝皮书


             核电创新成果。华龙一号设计寿命为 60 年,反应堆采用 177 堆芯设计,堆芯
             采用18个月换料,电厂可利用率高达90%,创新性采用“能动”和“非能动”

             相结合的安全系统、双层安全壳等技术,安全性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要求。
             自 2015 年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福清 5、6 号机组及防城港 3、4 号机组开工建设,
             福清 5 号首堆已于 2020 年 11 月实现并网发电 ,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核电技

             术先进国家行列。
                  国和一号是国家电投在引进消化吸收三代非能动压水堆 AP1000 技术的

             基础上,依托国家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科技专项和工程项目建设实践
             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先进非能动压水堆核电型号,是完全自主
             设计的中国核电技术品牌,代表世界三代核电先进水平。国和一号基于多层
             防御体系并系统性地应用“非能动”和“简化”理念,经过了完整的试验验
                 ഠ߶॓࿐໓ངԛϱഠϱಃ෮Ⴕ
             证,其示范工程已在山东石岛湾开工建设。
                  除了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技术,我国依托重大科技专项,在高温气冷堆

             核电站工程建设、关键设备研制、试验验证、燃料元件生产及共性技术研发
             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突破 ,20 万千瓦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商业化示范电站在
             2020 年 12 月已经进入热试阶段。中国示范快堆 1、2 号机组于 2017 年、2020

             年先后开工建设,将为使用 MOX 燃料的钠冷商业快堆的发展奠定基础。小型
             堆技术的开发应用受到高度重视,陆上小型压水堆及海洋核动力平台的研发
             持续开展,2019 年中核集团在海南宣布启动中国多功能模块化小型 堆玲龙一

             号示范工程。2019 年 11 月,山东海阳核能供热项目一期工程第一阶段正式
             投用,正在积极推进远距离大规模核能供热和核能海水淡化项目。列入中国
             科学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的钍基熔盐堆、铅基快堆等四代堆的研发取得进展,

             国家核安全局于 2020 年 1 月颁发了《2 兆瓦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建造许
             可证》。东方超 环(EAST)是世界首个全超导大型托卡马克装置,2020 年实

             现在 1 亿度超高温度下运行近 10 秒。中国环流器二号 M(HL-2M)在 2020
             年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标志着中国自主掌握了大型先进托卡马克装置的设
             计、建造、运行技术。
                  在核燃料循环技术研发领域,铀矿勘查技术水平持续提升,第三代先进


             150



 ഠ॓ჽඔሳඣႆଽಸ GT'GT  S)+'PR 9 'Y  &  I4Z&'R6 T 8K 0+71' P DIU-E"2-INQP6/ LP57/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