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4 - zkcs2020.indd
P. 194

中国核能行业智库丛书 (第三卷)




           有效缓冲,确保我国核燃料循环战略稳步实施。
               随着核电站运行堆年的增加,乏燃料离堆贮存问题日益突出。新形势下,围绕
           我国核电站乏燃料离堆贮存工作,对乏燃料离堆贮存技术路线、设施规划布局等方

           面应科学规划、尽早明确,这对保障核电及核燃料循环后段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
           要的现实意义。



           1  我国压水堆核电站乏燃料产生及贮存现状




           1.1  乏燃料产生及贮运情况



               截至 2019 年 12 月底,大陆在运核电站已累计产生乏燃料约 5 671 tHM,其中
           5 225 tHM 贮存在乏燃料在堆水池,其余 446 tHM 贮存在中核四○四有限公司后处
           理中试厂水池中或进行了后处理。


           1.2  乏燃料贮存现状



               中核四○四有限公司建设后处理中试厂时,配套建设了我国第一座乏燃料离
           堆贮存设施,贮存能力为 500 tHM,已贮存大亚湾核电站乏燃料约 446 tHM,基本

           满容。扩建完成贮存能力为 800 tHM 的乏燃料贮存水池,目前正在运行。随着后
           处理厂示范厂开工建设,配套的乏燃料贮存水池已开工建设,规划容量为 1 200 t。
           800 t/a 的商用后处理厂厂址尚未明确,与之配套的乏燃料贮存水池规模容量设计

           为 6 000 t,首期建设规模为 3 000 t。
               考虑到现有乏燃料离堆湿法贮存能力,以及商用乏燃料后处理厂选址的不确

           定性,为应对压水堆核电站乏燃料在堆水池即将满容的情况,避免核电站停堆的风
           险,部分核电站已经开始建设乏燃料干法贮存设施。目前,田湾、大亚湾核电站厂
           区正在建设乏燃料干法贮存设施,规模分别为 400 tHM、150 tHM,均采用混凝土

           模块的干法技术路线。



           17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