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7 - 智库丛书第五卷
P. 587

核安全与公众沟通




            2010 年,大亚湾、岭澳核电厂周边人口密度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户籍人口以
            0 ~ 30 km 增长最快,年增长率为 3.87%;常住人口以 0 ~ 5 km 增长最快,年增长
            率为 10.35%。


            2.2.2  核电厂“安全因素”


                 核电厂属于一个典型的邻避设施(见图 3)。由于核燃料的放射性,对于安
            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国以核反应堆为中心,规定方圆 5 km 为规划限制区,
            10 km 之内不能发展 10 万人口以上规模的城镇。场外核应急能力主要表现为在

            一定级别事故情景下,能保障多少数量公众的安全,核电周边区域居住人口增长,
            增加了应急疏散和洗消的负担,应急能力也需要随之增长。



























                                     图 3 核电厂安全发展模型



            2.2.3  举措对发展和安全的影响关系

                 科技创新通过提升核电厂固有安全性,进而降低安全风险,同时作用于发展和

            安全因素,科技创新同样是安全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人、设施、环境和组织是影响应急能力的四个方面,分别针对它们的公众


                                                                                   573
   582   583   584   585   586   587   588   589   590   591   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