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3 - 智库丛书第五卷
P. 573
核安全与公众沟通
每年定期会爆发特定海生物,从南到北各类海生物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尽管在拦
截防控处置、异常响应保障等方面采取了多重防范手段,依然无法避免冷源事件,
如红沿河核电厂的水母、阳江核电厂的毛虾;(3)种类多:核电厂取水海域堵塞物
调查识别出大量致灾海生物,甚至出现新致灾物种,物种类别繁多。例如新发现的
致灾物种笔帽螺侵袭岭澳核电重要厂用水系统,威胁最终热阱;(4)共模:一个
核电厂址基本共用一条取水明渠,多机组逐步投用后,渠流速加快,卷吸效应加
大,发生冷源堵塞事件风险增加,同一基地 6 ~ 8 台大机组发生共模堵塞故障会
影响电网安全,例如阳江核电厂毛虾入侵事件,造成多台机组停堆,广东电网运行
安全受到严重挑战。
2 核电厂冷源安全改进及 2021 年冷源安全情况
2.1 核电厂冷源安全改进
针对近年来我国多次发生冷源安全事件,国家核安全局和国家能源局等相关
主管部门高度重视,要求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冷源安全。各核电厂通过管理和技术
改进,多措并举提升应对冷源外部风险的能力。
(1)组织管理:各核电厂逐步建立了常态化的取水安全管理组织,由公司高层
担任组长,涵盖本厂相关专业部门,并配备了相应技术人员,建立了相应的管理程
序,在程序中明确规定了各自职责和组织运作要求,为冷源有效防控提供有力组织
保障和资源保障。
(2)风险识别:各核电厂通过定期(海生物调查、海洋环境调查等)和不定期
(日常监测与打捞数据分析、相邻海域经验反馈等)的手段,开展了本厂风险识别
工作,对已识别出的风险制定了合理可行的应对措施,如风险期来临前检查物资储
备情况,必要时进行补充,加固各拦截设施;风险来临期间,加强现场巡检和拦截设
施清理或更换频度等。同时根据本厂址和海域环境中各类风险源对冷源安全可能
产生的影响和风险,制定了冷源安全风险日历或月历。
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