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zghn202201
P. 56

工作研究













            要求,以严慎细实的作风,切实落实质量保证有效性,确                             要系统性开展长效的核科普活动来解决核能认知问
            保服务和产品高质量。三是在与各级领导和公众沟通过                          题。通过核科普进当地党校,系统介绍发展核能的国家战

            程中,尤其是发生问题或事件时,必须以透明、开放态度, 略价值,科学理性认识核安全,以及融合发展成功案例,
            客观准确及时通报问题,以科学的态度回应关切,零容忍                         让地方政府官员认识核能的作用以及为当地带来的巨大
            以任何理由隐瞒、谎报,甚至做假行为。四是在实际工作                         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正积极编制系

            中体现“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于一切、 列党校科普教材,今年将启动进核科普党校活动。
            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切实落实核安全文化要求,                            涉核政府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召开面向地方政府官
            坚守底线,保守决策,杜绝乱承诺、好大喜功、胡夸不实                         员的核科普讲座,研讨会或交流大会,以科学普及核知识、
            作风。核能行业从业者要按照“少说多做”的要求,以核                         核文化为基础,从更高站位、更宽视野, 积极宣传核能“大

            工业人务实的态度和作风,创造安全佳绩,才能赢得公众                         国重器”的国家战略意义,树立国家发展核能的认同感和
            的信任,使各级领导和公众对于核能行业树立信心。                           自豪感,消除当地官员的“恐核”、“惧核”心理。
                                                                  涉核项目建设单位应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当地

            2.地方政府领导的认识和态度是关键                                 政府官员与核能或能源行业专家、院士以及在运核电厂
                由地方政府主导的涉核项目公众沟通,解决了核能                        所在地政府的交流机会,打消政府官员的疑虑 ;建设单
            企业开展公众沟通工作的着力点和依托问题。地方政府                          位还应主动对接地区发展规划,推进企地融合发展,带
            依靠社会管理体系,治理经验和资源,可解决公众沟通中                         动地方产业升级、经济提升,给当地公众能带来实实在

            出现的各种难题,在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在的好处。
            的基础上,推动涉核项目落地。因此,地方政府(市、县)
            主要领导对核的认识和态度是公众沟通的关键。                             3.公众沟通相关法规亟待发布和修编

                近年来,在国内核能前期项目开发过程中,发现一些                           国家相关部门涉核公众沟通相关指南在开展相关领
            地方领导对新核能项目建设认识不到位,不积极,不支持                         域公众沟通工作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原环保部
            的现象。分析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对核认知出现                         发布了《核与辐射安全公众沟通方案》《核电项目公众沟

            偏差,对安全的过分担忧和因公众反对可能引起社会稳定                         通工作指南》《核技术应用项目公众沟通工作指南》,其
            事件的顾虑 ;有的担心核能项目的建设影响了当地经济                         他核设施包括 :小堆、研究堆、核燃料循环设施以及放废
            发展(旅游、水产种植、房地产、经济开发区等);有的考                        处置设施还未制定发布,亟待相关政府部门组织编制,陆

            虑本区已有核能设施对当地经济贡献不大,还要承担额外                         续出台。
            的应急和维稳的负担等。总的来说,是认识和利益问题。                             小型核堆以其安全性高、灵活性强、电力和非电力应
            因而,对地方官员的沟通工作是新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                         用场景多样化等优势,可满足多种用户需求,将拓展核能
                要从国家法律地位,解决核能的定位和发展问题。 作为清洁能源的应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低碳化

            应尽快颁布原子能法,赋予我国发展核能的正当性,为我                         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近年来,各相关涉核集团积极开
            国核能政策制定、实施,核损害赔偿提供法律的支撑,增                         展模块化小型的研发工作,中核的“玲龙一号”今年在海
            强全社会对核能发展的信心。                                     南昌江正式开工建设,其他供热小堆在贵州、吉林积极开




         54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