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201901.indd
P. 35

了许多新增内容和特色条款。                              公开,不仅不会降低公众对核安全的信心,反
                 (一)首次写入核安全观                             而能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有利于提高公众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海牙核安全峰会                    对核电的接受度。为此,该法专门设立了第

              上首次提出“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 五章“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明确了核安全
              习总书记强调 :“我们要秉持为发展求安全、 信息公开的主体,阐述了核安全信息公开的
              以安全促发展的理念,让发展和安全两个目标                       内容,规范了核安全信息公开的方式、方法,
              有机融合,使各国政府和核能企业认识到,任                       最后明确了公众可以对存在核安全隐患或者

              何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核能发展都难以持续, 违反核安全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向国务院
              都不是真正的发展。只有采取切实举措,才能                       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

              真正管控风险 ;只有实现安全保障,核能才能                      从而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获得核设施
              持续发展。”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核安                       安全信息和公众参与的权利,同时能使公众参
              全观的国家。                                     与在法律许可的条件下进行。
                  该法第三条明确,国家坚持理性、协调、                        (四)明确核安全管理机构和核安全责任

              并进的核安全观,加强能力建设,保障核事业                           该法第六条规定,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
              的健康发展。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核                       理部门负责核安全的监督管理。国务院核工
              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理性、协调、并进”的                      业主管部门、能源主管部门及其它有关部门

              核安全观通过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                           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核安全管理工
                 (二)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                            作。该条款把核安全监督管理和核安全管理
                  三哩岛、切尔诺贝利、福岛三次核事故均                     作了区分,保证了核安全监管的独立性,也满
              表明了除设计等技术因素外,核安全文化的缺                       足了有关国际公约关于核安全监督独立性的

              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要求。
                  该法第九条特别提出,国家制定核安全政                         明确核安全责任是保证核安全的前提和
              策,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核安全监管部门、 基础。该法第五条专门就全方位核安全责任

              核工业主管部门和能源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培                        做出了规定 :核设施营运单位对核安全负全
              育核安全文化的机制。核设施营运单位和为                        面责任,同时明确为核设施营运单位提供设
              其提供设备、工程以及服务等的单位应当积极                       备、工程以及服务等的单位,应负相应的责任。

              培育和建设核安全文化,并将其融入生产、经                       该法第十五条进一步明确了核设施营运单位
              营、科研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从国家、监管和                       保障核设施安全运行所需的能力及条件。
              主管部门、企业三个层面规定了对培育和强化                          (五)明确法律责任

              核安全文化的要求。                                      该法第七章“法律责任”中以十七条对政
                 (三)凸显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核设施营运单
                  信息公开和公众沟通,在核能领域显得尤                     位、核材料持有单位及为之提供各种服务的主
              为重要。国际核能界的经验表明,核安全信息                       体责任追究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包括行


                                                                                                                33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