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9 -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1)_l(1)
P. 189

华龙一号自主创新与工程建设实践和启示


             实现了从“零的突破”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重大跨
             越,具备了从“核电大国”迈向“核电强国”的条件。华龙一号(HPR1000)

             研发过程代表了我国自主百万千瓦级核电技术研发的全过程。经历了从 M310
             到 CNP1000、CP1000 的过渡,日本福岛核事故后从 CP1000 到 ACP1000 的重
             大改进,以及从 ACP1000 向华龙一号的融合过程,历时近 20 年。

                  改革开放为我国核电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创造了有
             利条件。综观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制订了核电建设“以我为主、中外

             合作”的基本方针。1983 年,国家计委、国家科委联合在北京回龙观召开了
            “核能发展技术政策论证会”。会议确定了我核电技术发展的方向,我国核电
             堆型主要采用压水堆,主要发展单机百万千瓦级机组,在压水堆堆型中允许
             多种机型并存。明确了通过技贸结合、合作生产与国内科研相结合,掌握引
                 ഠ߶॓࿐໓ངԛϱഠϱಃ෮Ⴕ
                                A
             进的先进技术的方针 。在核电起步阶段,我国立足自主创新设计建造了第一
             座核电站——秦山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引进国外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技术、

             核电站成套主设备、建造技术和管理经验建成了大亚湾核电站,为我国核电
             实现跨越式发展、后发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国家确定了“适度发展核电”的方针,核电进

             入小批量建设阶段,我国相继建成了秦山二期、岭澳一期、秦山三期、田湾
             一期 4 个核电站,在核电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运行方面有
             了很大提高。为了顺应世界核电发展趋势,增大核电站功率,中核集团在完

             成我国首座自主研发设计的 60 万千瓦核电站秦山二期核电工程后,结合大
             亚湾、岭澳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引进技术,及时启动了二代改进型
             百万千瓦压水堆机型 CNP1000 的自主研发攻关工作。核电站新老堆型区别的

             核心就是堆芯设计,为突破西方 157 堆芯的限制,中核集团研发团队于 1997
             年提出了华龙一号诞生的源头和核心技术基础——177 堆芯方案,经过两年

             多概念设计和与国外核电巨头的技术交流,历经多方案论证最终确定 177 堆
             芯方案,并申请专利。

                A 白云生、周超然:《我国核能发展政策 40 周年变迁》,载《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19)》,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175



 ഠ॓ჽඔሳඣႆଽಸ GT'GT  S)+'PR 9 'Y  &  I4Z&'R6 T 8K 0+71' P DIU-E"2-INQP6/ LP57/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