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3 -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1)_l(1)
P. 193

华龙一号自主创新与工程建设实践和启示


             核电项目开发工作,并先行启动 C-5 项目。2015 年 4 月 20 日,在习近平主
             席和谢里夫总理的见证下,中核集团与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员会(PAEC)签署

            《中核集团和巴原委会关于在巴基斯坦新建 ACP1000/ 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的框
             架协议》,协议确定 C-5 项目继续采用 EPC 合作模式,并明确了供货范围和
             价格。随后,双方启动项目前期工作,重点围绕内陆厂址取排水、软土地基

             承载力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历经 6 轮合同谈判后,于 2017 年 11 月 21 日正
             式签署商务合同。目前项目融资工作仍在积极推进中。



                      二  华龙一号技术创新与工程实施主要经验

                 (一)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ഠ߶॓࿐໓ངԛϱഠϱಃ෮Ⴕ
                  华龙一号成功研发与顺利建设是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集中集团内外优势力量,协同开展科技创新与工程实践的结果。

                  华龙一号属于型号研发,涉及核工业多个专业领域,系统性强,技术难
             度大。随着技术的复杂性、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创新模式的融合性加剧,
             单个企业的创新能力及科技创新资源日益受到挑战。在华龙一号技术研发、

             燃料元件与关键设备研制过程中,集团总部统筹资源,利用内部各单位的科
             技人才、技术及研发设施等优势资源,开展协同攻关,形成合力,有效推进
             了项目实施。比如在华龙一号型号研发过程中,工程公司、核动力院以及中

             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形成核心研发团队,结合各单位的研
             发能力和技术基础,集中优势力量重点在华龙一号型号研发的顶层设计与谋
             划、总体布置、燃料组件、堆芯系统等方面开展研究,提升了研发团队整体

             的核心能力。亦如在 CF 燃料研发过程中,集团层面设立 CF 项目“两总”体
             系,突破了集团内部各承研单位管理运行模式,群策群力,整合集团集中研

             发力量,将技术决策提高到行政决策以及战略决策的高度,实现了 CF 品牌
             科研设计及转化应用的可持续发展。经过集团公司跨产业单元进行统筹协调,
             N36 特征化燃料组件、CF 系列国产燃料组件在秦山核电站完成堆内辐照运行
             考验,为我国核燃料元件、零部件以及组件的自主化设计、制造提供了技术


                                                                               179



 ഠ॓ჽඔሳඣႆଽಸ GT'GT  S)+'PR 9 'Y  &  I4Z&'R6 T 8K 0+71' P DIU-E"2-INQP6/ LP5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