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0 -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1)_l(1)
P. 150
核能发展蓝皮书
相对短缺的矛盾。事实上,尽管全球每年发电量稳步上升,但电厂的取水量
从 1980 年就趋于平稳,这意味着发电过程中的用水效率已经提高。在 1950
3
年每产生 1000 度电消耗水 240m ,而到 2000 年每产生 1000 度电只需消耗水
3
80m 。因此,采用闭式循环冷却(湿式或干式冷却塔)或中水再利用技术等,
可进一步减少电厂的用水需求和水的实际消耗量,最大限度地保护水生生态
环境。
根据国内外实践经验,保持核电厂取水流量低于河流径流量的 10%,这
类影响是可以接受的,规划中的内陆地区核电厂均能满足此项要求。湖南桃
花江、湖北咸宁和江西彭泽 3 个核电厂址,每个厂址规划装机总容量均为 500
万 kW,满功率运行时核电厂全年平均用水量不超过取水河道(水库)总水量
的 1%;在 99% 保证率的枯水期期间,取水量不超过河道(水库)水量的 5%,
ഠ߶॓࿐໓ངԛϱഠϱಃ෮Ⴕ
取水安全是有保障的。
4.内陆地区核电厂实施应急预案的能力
核电厂厂址选择中,必须分析厂址区域的人口特点和在核电厂整个预计
寿期内执行应急预案的能力。目前,我国开发和引进的先进核电技术,完全
具备简化场外应急的技术基础。
(1)考虑人口因素和应急预案的准则
考虑人口因素和应急预案的准则如下。
1)必须对推荐厂址所在区域进行调查研究,以评价目前和可预见的将来
该区域的人口特征和分布情况。
2)在人口特征和分布方面,厂址与核电厂的组合必须满足以下要求:在
运行状态下对居民的辐射照射保持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在事故状态
下,对居民造成的辐射风险低到可接受的水平;并在任何情况下都符合国家
的规定。
对厂址进行全面评价之后,如果证明无法采用适当的措施以满足上述要
求时,则必须认为该厂址不适合于建造所推荐的核电厂。
3)考虑到对公众的潜在辐射后果和执行应急预案的能力,以及可能妨碍
执行应急预案的任何外部事件的影响,必须在推荐厂址的周围建立外围地带,
136
ഠ॓ჽඔሳඣႆଽಸ GT'GT S)+'PR 9 'Y & I4Z&'R6 T 8K 0+71' P DIU-E"2-INQP6/ L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