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5 - zkcs2020.indd
P. 215

核与辐射安全




           远发展。随着核安全法的实施,亟需统一核安全消防法规标准,完善核安全消防体
           系。


           2.2  防火手段保守,核安全消防技术缺乏创新


               我国在核安全消防领域的研究相对较晚,技术方法单一且相对落后。在目前

           常见的二代改进型核电厂防火研究方面,一直基于法国研发的一套火灾标准升温
           程序,通过计算防火区内火灾载荷密度,分析防火区火灾持续的时间,进而与防火
           区边界的耐火极限进行比较。该方法既无法得出火灾实际的升温情况,也不能有

           效地描述喷淋系统对火灾的控制效用,存在着一定的发展瓶颈。随着世界火灾科
           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外许多公司、科研院所将先进的防火设计及审评理念应用

           到核安全消防中。如法国电力公司(EDF)编写火灾模拟软件 MAGIC,美国国家
           标注技术研究所(NIST)开发火灾模拟软件 CFAST,美国核管会(NUREG)编
           写火灾定量化分析工具 FDTs。在此基础上,颁布多项有关防火性能化设计的文

           件, 如 NFPA-805,NFPA-806,NUREG-1805,NUREG-1824,NUREG-1934,
           NUREG-6850 等。我国缺少对核安全消防技术的研发,在防火技术上难以突破发

           展瓶颈,不利于我国核安全消防技术水平的提高。


           2.3  消防信息不畅通,核安全消防经验缺乏交流


               针对运行中发生的火灾事件,各核电厂仅根据要求向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汇
           报,并遵循相关的报告机制,其他核电厂或核电相关设计部门无法通过正式渠道获

           取火灾信息,无法跟踪火灾后续处理方式,难以制定规避此类火灾发生的方案。同
           时,各运行核电厂运营部门大多相互独立,核电厂管理体系和各项具体的管理程序

           呈现多样化。同时,针对消防系统和消防设施的检查和试验,各个核电厂侧重点也
           不尽相同,对于消防培训和消防演练频率、范围,各核电厂要求也有着显著的差异。
           因此,整个核电厂消防信息不畅通,不利于整个核能行业防火经验积累与防火技术

           提高。



                                                                                 19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