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1 - zkcs2020.indd
P. 201

核燃料循环与废物处理



           4  我国乏燃料离堆贮存的规划思路与相关建议




               随着核电站规模化建成投运,部分核电站卸出的乏燃料已接近或超出乏燃料
           在堆贮存水池容量。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乏燃料后处理厂的后处理能力及配套水
           池无法满足离堆贮存的需求。后处理厂建成前,需要先建造乏燃料离堆贮存设施,

           对在核电站水池冷却满足一定时间后需要离堆贮存的乏燃料,进行较长时间的中
           间贮存。


           4.1  总体思路建议



               坚持核能发展“三步走”战略和核燃料闭式循环政策,建立与核工业发展相
           适应的乏燃料离堆贮存设施布局和贮存能力体系,实现核电站乏燃料较长时间的
           中间贮存和安全管理。考虑到乏燃料运输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乏燃料离堆贮存设

           施宜集中布局,在靠近乏燃料后处理厂或者在核电站分布相对集中的地区开展贮
           存设施的选址和建设;发展干法与湿法相结合的乏燃料离堆贮存技术,积累干法贮
           存设施建设和运维经验。2035 年前,形成以乏燃料湿法贮存为主、干法贮存为辅,

           设施布局相对集中的乏燃料贮存能力体系,为核电、核燃料循环产业的持续发展提
           供强有力保障。


           4.2  相关工作建议



           4.2.1  加强乏燃料离堆贮存工作的统筹部署
               乏燃料离堆贮存成为我国乏燃料管理的重要一环。建议结合离堆贮存需求的
           高情景、低情景测算分析,根据新的形势变化和工作需求,进一步明确乏燃料离堆

           贮存的技术路线、贮存设施规划和布局。从国际经验与教训来看,乏燃料离堆贮存
           设施宜相对集中。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建议湿法离堆贮存设施宜靠近商用后处理
           厂建设运营;干法离堆贮存设施可在靠近商用后处理厂或核电站分布相对集中的

           区域建设运营,便于乏燃料集中运输和设施集群化管理。



                                                                                 18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