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zghn728-2021
P. 86
“七二八”工程 周年
制造堆内构件过程中,其中一个步 员,大多是二十刚出头的年轻人,如今回
骤是吊篮筒体组装,难度最大的一项工 忆起那段经历,仍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
艺是对中。吊篮筒体中有 37 组导向筒, 当时咬牙奋战、攻坚克难的干劲。
每一组导向筒都需要利用水银盘对中, 【采访:黄建强,上海第一机床厂副
它要求导向筒之间的误差控制在 0.25 毫 总经理】
米以内。 我们当时都没有这个高精尖的数控
【采访:黄建强,上海第一机床厂副 床。我们记得我们都是用手工磨出来这
总经理】 个刀具。
核电就是一丝不苟,所以说一丝不 大冷天的时候,有的做车床的,做磨
苟这个丝就是用于核电产品零部件上 床的,手上去都是冰凉冰凉的,没办法。
面,都是用丝来解决尺寸。 有的就是弄个布扎一下。我们还要坚持
【解说】 24小时干活。
不超过一根头发丝的直径,这对工 【采访:龚宏伟,上海第一机床厂副
作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稍有震动,对中 总工程师】
就会失败。 当时的时间比较紧,白天还在工厂,
【采访:龚宏伟,上海第一机床厂副 晚上需要对中,所以睡觉的时间很短,基
总工程师】 本上就是两三个小时,睡也是睡在厂里。
这个对中必须在晚上 12 点到凌晨 4 【解说】
点这段时间;超过这个时间马路上就有 蒸汽发生器是核电之肺,承担着将
车子,就没法对中。所以 37 组导向筒对 核能转化为热能的重要作用。在这次
中,需要在晚上连续作战一个星期,这个 “核电大会战”中,负责蒸汽发生器制造
我的印象很深。 的是上海锅炉厂。蒸汽发生器的制造是
【解说】 一项难度非常大的加工工序。由于当时
当年,参加堆内构件制造的技术人 国内的管板加工工艺比较落后,难以满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