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zghn728-2021
P. 81

国家记忆








                                                                下,来控制核裂变。一旦失控,控制棒没有插到底,可能会

                                                                出现核泄漏等安全问题。控制棒问题不解决,几乎等同于
                                                                宣告设计失败!
                                                                   【解说】
                                                                    小组成员们苦思冥想,分析推断,怀疑是温度问题,可
                                                                是温度控制范围合理,试验仍然失败,找不到原因。杜圣华
                                                                见此状况,决定直接将控制棒驱动机构全部拆卸开来,一处

                                                                处仔细排查。
                                                                   【解说】
                                                                    彻夜排查后,最终找出了问题的原因。原来是设计的
                                                                机构间隙留得太少,在高温高压下,由于各部位材料的膨胀
                          夏祖讽在施工现场
                                                                系数不一样,导致间隙变小,影响了落棒。
                                                                    与“两弹一艇”的研制一样,核电站的设计建设,同样是
            生,又是第一批核工程专业的教师,杜圣华有着过硬的专业                          在一片空白的情况下,艰难地起步。控制棒驱动问题得到
            素养。这段特殊岁月的记忆,深深印在杜圣华的脑海中。                           了解决,安全壳的设计又遇到了难题。

               【采访:杜圣华 时任“七二八”工程反应堆设计组组长】                          【解说】
                当时叫我负责反应堆设计,因为我搞核的,一个核电站                            一旦发生泄漏事故,为防止放射性物质向外扩散,秦山
            核心是反应堆,要把整个核电站的反应堆全部完整地设计                           核电站设置了四道安全屏障,其中,安全壳是核电站安全的
            出来。没有资料,完全靠自己来设计,自己来开发。                             最后一道屏障。如果发生严重事故,安全壳要保证放射性
               【解说】                                             物质全部被封闭在内,而不影响环境。这就对安全壳的质
                所以实际上工作人员都是边干边学,因为凡是涉及核                         量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电站的资料,国外一律实行信息封锁,一切都是空白状态。                              然而,当时的设计团队,连安全壳应该是什么形状都不
            面对技术封锁、人才短缺等难题,杜圣华带领着科研小组从                          清楚。这让负责安全壳设计的夏祖讽一筹莫展。
            零开始,自编运算程序,研制新型材料,进行了无数次试验,                            【采访:夏祖讽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原副总工程
            终于突破了核反应堆设计的关键技术。然而,更大的难关                           师】
            在等待着他们。                                                 那么当时因为大家都没有见到过核电站,也不知道安
                                                                全壳是怎么回事,连样子是什么样的也不知道。那时候上
               【主讲人5 ——沙盘区】                                     海一个叫图书情报所,它里面有一些美国的 NRC(美国核

                没过多久,杜圣华领导的科研小组,在一次控制棒驱动                        管会)的一些资料,这样我整整在情报所里看了两年。
            机构的落棒实验中,在控制棒落下的时间把握上遇到了一                              【解说】
            个大难题,当水温较低时,落棒非常顺利,然而当水温上升                              为了叩开安全壳设计的大门,夏祖讽只能从有限的资
            到300摄氏度时,落棒却很慢,有时还会卡住。如果不能在                         料中,一点点地摸索。
            2秒内落棒成功,核反应堆就有失控的风险,后果不堪设想。
               【解说】                                                【主讲人6】

                控制棒驱动机构,是核反应堆的关键部位。当核反应                             秦山核电站的设计和建设在国内没有任何先例可循,
            堆发生核裂变反应时,控制棒需要迅速、准确地提升和落                           夏祖讽和同事们只能从科技情报所的微缩胶片中了解有限


                                                                                                             79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