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0 - 智库丛书第五卷
P. 310

ᇏݓނିྛြᇆ९՗඀čֻ໴जĎ




             1 个子组虽然只有 1 束 SA 棒,但也要占用一套机柜,既不经济,还要为此留出布置
             机柜的空间。
                 因此,在“华龙二号”以及后续 HPR1000 机组设计和建造时,建议取消堆芯

             中央的那一束 SA 棒组(H8 位置,见图 2),使控制棒组件总数为 68 束。计算结果
             表明,取消该束 SA 棒组后,设计给出的停堆裕量依然足够,停堆裕量的减少量不

             超过 100 pcm,完全可忽略不计;另一好处是可以减少一束控制棒组件和一套机柜
             的制造成本,还可节省机柜的占用空间。安全性有保证,经济性很显著。


             3.5  批量装载自主化燃料组件


                 近几年已经投入商业运行和正在建造的 HPR1000 机组大多采用引进的

             AFA3G 燃料组件。我国自主研制的先进燃料组件已经历了核电厂压水堆的辐照
             考验,设计与制造技术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建议尽早开展

             适用于“华龙二号”的燃料组件研制,以满足自主化燃料组件批量入堆的要求。
             未来研制的新一代“耐事故燃料(ATF)”也可考虑应用于“华龙二号”以及后
             续 HPR1000 机组。



             4  结束语



                 本文从燃料组件和控制棒组件两个方面对“177 堆芯”与“157 堆芯”进行
             了对比分析,前者具有更优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还从燃料组件装载和固体可燃毒
             物选材与布置方面对典型的“177-A 堆芯”和“177-B 堆芯”进行了评价,2 种

             堆芯首循环堆芯燃料组件装载方案各有所长,但选择 Gd 2 O 3 作为可燃毒物材料的
            “177-B 堆芯”更有优势。

                 作为“华龙一号 177 堆芯”的专利发明人,在本文还首次提出了“华龙二号”
             设想,建议“华龙二号”反应堆采用增加堆芯活性段长度的“177L 堆芯”,同时考
             虑设置堆芯径向金属反射层、实施无中子源启动、取消堆芯中央位置控制棒组件、

             批量装载自主化燃料组件等优化改进。这些优化改进内容也可用于对 HPR1000


             296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