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核能22年第4期_高清文件
P. 48
科研精英
核理化院三所
有个勇担国任的“尖兵团队”
文 李华苑
在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有这样一支敢想,敢拼的 王鹏经常说 :“要把整个工作的进度安排好、设计好,
队伍,他们团结一心,通过多年努力攻关,先后出色完 要保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科研工作中,王鹏时常面
成了多项国家级重要科研和工程项目,科研成果填补了 临任务接口多、强度高、难度大的问题,为保证科研工
我国在某技术领域空白,推动了我国该技术的工程化应 作能够按时完成,他带领技术团队大胆尝试、细心调整,
用,为特殊材料加工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 与领导反复修改确认方案,解决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
这支队伍就是核理化院三所团队,他们继承老一 系列难题。作为所长助理,王鹏始终与大家战斗在一线。
辈核工业人的光荣传统,勇担国任、勇立潮头、勇毅前 为了抢抓进度。他带着团队从天亮就出发,一直工作到
行,以实干和担当践行“强核报国 创新奉献”新时代核 深夜。科研攻关阶段,他连续三个月“住”在实验室里,
工业精神,付出智慧和汗水,成长为走在时代前列的 只为全力保障实验顺利进行。
排头尖兵。 王鹏很珍惜这次参与项目的机会,在这样一个特别
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团队中,他觉得自己很幸运 ;能
“不忘初心使命,保证完成科研任务!” 为祖国的核事业贡献青春力量,对他来说更是莫大的荣
“在科研项目现场,要说谁的精力最充沛,那一定就 幸。王鹏说 :“我每天都不断在学习中调试,调试中学
是‘铁人’王鹏!” 大家常说王鹏是个“铁人”,因为在项 习。”也许是把时间都献给了工作,到现在王鹏还是个
目现场随时都能看到他奔波的身影。每到项目实验,他 “单身汉”,大家都很关心他的个人问题,每次领导见到
就一连几天不回宿舍,累了就在现场撑个折叠床或椅子 他都会叮嘱说“赶紧找个女朋友”。一谈到这,王鹏总
睡两三个小时,等天一亮同事们上班了他又开始和大家 是笑笑说,“感谢组织的关怀,也感谢家人和朋友的理
讨论工作。 解支持,既然选择了这份事业就先把工作做好。”看到
王鹏硕士毕业后进入三所工作,主要负责设备调试 很多同事初为父母,但在工作和家庭之间,他们选择了
总体设计。在调试工作中,王鹏作为“操盘手”,协调内 自己热爱的事业,对家庭、对孩子亏欠很多,王鹏希望
部团队、相关方开展工作。对王鹏来说,不论是项目安 自己可以“轻装上阵”,他相信在项目成功之时,也能收
全、质量、时间、进度都需要全面把握,不断研判调试 获个人幸福。
前置条件、协调各方资源,确保顺利打开调试工作面。 谈及团队伙伴,王鹏说 :“我们的团队成员思想觉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