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2018年核能年鉴
P. 40

特  载



                 射安全监督站能力建设,改善监督站业务                      治理、核安保与反恐升级、核事故应急保
                 用房、现场检查和执法技术装备。加大概                      障、核安全科技创新、核安全监管能力建

                 率安全分析技术成果应用,研究并试点                       设等6项重点工程,通过重点工程实施有
                 开展风险指引型监督检查。统一各类核设                      效推进规划重点任务落实。
                 施、铀矿冶设施从业人员职业照射剂量统计                     (一)核安全改进工程
                 标准,实现归口化管理,建立全国统一的个                         开展技术升级、工程改造等重大项

                 人剂量管理系统。建设全国放射性废物管理                     目,排除安全隐患,持续提高核电厂、研
                 信息系统。建立涵盖核电厂、研究堆、核                      究堆、核燃料循环等核设施的安全水平,
                 燃料循环设施、核安全设备等要素在内的                      保障核安全。
                 经验反馈信息平台,完善相关数据库,强                               专栏1 核安全改进工程

                 化运行、建造事件反馈和信息经验共享。                       1.核电厂安全改进,包括开展日本福岛
                                                          核事故后核电厂安全改进行动计划长期
                     加强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完善国家辐
                                                          项目,开展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乏
                 射环境质量监测网,推进国控辐射环境质                       燃料水池、冷源安全、应急电源、安注系
                 量自动监测站建设。完善海洋辐射监测网                       统、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等安全改进;在

                 络,强化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对海洋生态                       核岛厂房控制区增加视频监视系统。
                 环境影响监测。开展中央本级辐射监测能                       2.秦山320 MW机组许可证延续评估,包
                                                          括评估执照基准变化对机组安全状况的
                 力建设,系统提升地区核与辐射安全监督
                                                          影响,开展系统、设备及重要零部件时
                 站辐射监测水平,强化中央本级技术支持
                                                          限老化分析和整体性评估,开展机组安
                 单位辐射监测能力。推进快速应急监测系                       全改进。
                 统建设,全国所有地级市具备核与辐射应                       3.研究堆安全改进,包括中国先进研究
                 急监测快速响应能力。强化核设施外围环                       堆安全棒驱动机构改造及其他辅助系统
                 境监督性监测,提升监督性监测系统整体                       安全改造、中国实验快堆辐射防护系统
                                                          升级改造,高通量工程试验堆、岷江试
                 配置与性能。完善省级辐射环境监测网络
                                                          验堆、中国脉冲堆等研究堆老化系统设
                 建设,依法开展辐射环境监测实验室计量                       备技术改造。
                 认证工作,省级辐射环境监测机构全部通
                                                          4.核燃料循环设施安全改进,包括部分
                 过辐射监测能力评估和计量认证,加强重点                      燃料元件制造设施、铀浓缩工程辅助配

                 地市级区域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国家、                      套等设施鉴定、评估及加固改造。
                 省、区域辐射监测数据实现网络互联。                       (二)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治理
                                                         工程
                 四、重点工程                                      推进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污染治理,

                                                         开展放射性废物处理设施和放射性废物处
                     为确保完成规划目标,“十三五”安                    置场建设,对关停的铀地质勘探设施与铀
                 排核安全改进、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                      矿冶设施实施退役治理。


                 32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