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1 - 中国核能核能年鉴2017.indd
P. 361

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



                                       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





                     2016 年,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根据                      2. 涉核集团、研究院方面:中国核工
                 年度工作计划安排和上级主管部门要求,                      业集团公司 2016 年建立了集团公司集中
                 较好地完成了一系列相关工作。                          教育培训经费使用管理体系,承接了集团

                                                         公司重大战略和各产业发展分层次开展全
                 一、积极开展独具特色的教育培                          局性和业务性培训共计 124 项;为培养新
                 训工作                                     员工对“中核人”的价值认同,采取统一
                                                         组织、统一标准、统一教材、统一考试、

                     2016 年,中国核工业教育学会及各                  统一标识的“五统一”模式,完成了第三
                 理事单位积极开展独具特色的核教育培训                      个年度的新员工集中入职培训,分 7 个营
                 工作,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取得了成绩。                     地共培训新入职员工 2 200 余名,由集团
                     1. 高校方面:各涉核高校在提升核专                  总部主要部门领导及经验丰富的专业讲师

                 业人才培养力度和特色方面,取得了显著                      组成的内训师队伍为新员工授课。
                 的成绩。如南华大学设立了“中国核工业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总结核电培训
                 集团公司人才培养基地”,采取订单式培                      13 年实践经验,提出以“开拓力、工程力、
                 养、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等方式联合培养                      海外力、运营力、提升力、扩展力“为核

                 专业人才。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工程与核技                      心的“六力”核电培训模块,为后续精准
                 术专业在 2016 年接受了工程教育专业认                   开展集团公司核电培训输出标准模型。同
                 证,成为我国核工程类专业第一个接受工                      时,围绕“开拓力”模块,开展了核电前
                 程教育认证的试点专业。南华大学和哈尔                      期管理培训及工作研讨会;围绕“海外力”

                 滨工程大学的核类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培                      模块,圆满完成南非民用核能培训项目专
                 训计划。东华理工大学强化人才培养特色,                     业培训;围绕“提升力”模块,认真开展
                 对接核工业发展人才需求,根据中核集团                      核安全文化及核安全与质量培训。
                 “十三五”人才发展要求和江西省委建立                          中物院培训中心 2016 年通过标准化

                 昌抚鹰赣核工业产业集聚区的规划,优化                      课程建设工作,既将业务专家培训为内训
                 人才培养计划,设置专业特色模块,突出                      师,又将专家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了挖
                 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利用学校与核行业                      掘和整理,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国家
                 系统多个单位联合建立的“产学研用”基                      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示范作用日益显

                 地,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奉献精神的培养;                     著,承办了四川省及成德绵全创区的多项
                 依托中核集团设立的“海外人才培训基地”                     重要培训和比赛组织工作;加强“两弹”
                 为核工业“走出去”战略培养急需人才。                      精神研究,开发了多门现场教学课程,受


                                                                                          351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