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核能22年第2期0519最终
P. 10

重点关注















            资源。在推进运输通道建设方面,要着力保障海上运                            能需求主要集中在电、热、氢等方面,一台60万千瓦的

            输和陆路运输安全,提升海外铀资源获取能力。                              高温堆年发电量可达40亿千瓦时以上,且电力供应稳
                在天然铀储备方面,李子颖建议构建天然铀“产品、                        定。当前高温堆出口温度达到700-750℃,可以通过
            产能、矿产地”储备各有侧重、共同发力的天然铀储备                           汽轮机抽汽,实现热电联产,用于100-400℃不同参数

            体系,提升国内铀资源的应急保障能力。以实物产品储                           的工业和民用供热/供汽市场。
            备为基础保障,推进多渠道采购实物产品储备,统筹配                              王寿君建议,国家相关部委将高温堆为石化、钢
            比产能产品和贸易产品、国内产品与海外产品,建立灵                           铁等高耗能企业综合供能/供汽示范项目列为国家科
            活高效的收储、轮换、动用机制。                                    技专项,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和实践工作,推动行业标

                02.加强我国同位素保障体系建设                               准和行政法规的完善。加大力度推动相关企业的战略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同位素严重依赖进口,造成                          协作,以稳定的零碳能源支撑高耗能企业的可持续高
            同位素及药物供给极不稳定,已经严重制约了国内核                            质量发展,能够助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医学发展,影响了医疗临床工作的正常开展。全国政                            并为全球高耗能企业脱碳提供新的商业模式和样板。
            协委员万钢称,这与我国国际地位极不相称,我们必                               04.协调各方优势力量,推进核聚变高质量发展
            须要建立稳定自主的保障体系,以扭转国内医用同位                               核聚变能是人类目前认识到的最终解决人类能源
            素卡脖子的被动局面。                                         问题的最重要途径之一。我国核聚变技术已从过去的

                为此,万钢建议国家能够支持在四川建成我国医                          跟跑到并跑,到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点
            用同位素及药物产业先行示范区,探索和试点医用同                            的领跑。但要实现由点到面的领跑、达到整体水平国
            位素生产、运输、临床使用、安全环保等政策和标准规                           际领先,还需要梳理短板、提升能力。

            范等,以适应医用同位素产业超常规发展需要 ;同时                              为此,全国政协委员段旭如指出要统筹资源发挥
            在四川创建国家级核药鉴定机构、安全监测机构和核                            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协调各方优势力量深度参与,
            药实验室,建立一批核医学创新转化和评价机构,打                            推进核聚变高质量发展。段旭如表示,为实现“热堆—

            造国际一流的集核素制备研究、核检测设备研制、放                            快堆—聚变堆”三步走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核强国,有
            射性新药研发及临床转化、检验检测、标准制定为一                            必要发挥我国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统一部署并实施我
            体的医用同位素科研基地。                                       国聚变能发展战略,从政策指导、需求牵引、技术推动、

                03.推动高温堆与高耗能企业耦合发展                             工程突破、资源保障等多个层面促进我国聚变技术的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王寿君指出,                          高质量发展,形成由现有的聚变界、核工程技术界、工
            高耗能企业面临紧迫的碳约束。根据国际能源署统计,                           业(制造)界多方全程深度参与的格局,集中优势资源
            在2019年我国的碳排放总量中,化石能源燃烧排放占                          形成合力,有效解决自主设计建造聚变堆面临的短板

            比达99.7% ;源自电力和热力生产过程排放的占比超                         与卡脖子问题,形成良性高效的核聚变产业发展格局。
            过50%,工业占28%,两者合计超过80%,能源电力                         同时,他认为,要组织现有的聚变研究力量及核工程
            行业是我国推动碳减排的重点领域。高耗能企业的用                            技术优势力量等多方共同参与,制定国家层面的聚变




          8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