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zghn728-2021
P. 42

周年
                                  周年
      “七二八”工程七二八”工程七二八”工程
      “
      “                           周年






                                            继承发扬“国之光荣”精神




                                            走进核能新时代 (摘要)




                                            早在上世纪 60 年代末,为落实中央专               部门来负责长期争议不休;以至于相互不
                                        委文件搞核潜艇陆上模拟堆的任务,上海                    配合、不支持。国内有些人认为“七二八”
                        沈增耀             科大毕业的 13 位同事分配到上海市科委                  项目设计队伍基本上由学院老师组成,这
                                        新技术第三办公室,以上海交大二系为基                    些人缺少设计经验,能否完成设计的任务
                                        础,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一二二工程筹备                    疑心重重。存在这些争议影响“七二八”项
                                        处。当时由上海市领导马天水、交大党委                    目上不上,起起伏伏。但这些曲折并没有
                                        书记邓昶初负责。                              影响我们的工作热情,大家憋着一股劲,一

                                            1966 年,因“文化大革命”使得项目处              定要把项目搞上去,为国争光。直到 1981
                                        于无人领导和无法开展工作状态。后来转                    年最终确定了“七二八”工程列为国家建设
                                        由上海市科技组负责,成立了上海工程物                    项目,工程建设走上正轨。
                                        理研究所。哈尔滨军工学院、北航等单位                       “七二八”工程设计中,始终贯彻了自
                                        技术人员相继调入上海,初步形成了一支                    力更生,走设备国产化的道路。我们在没

                                        设计队伍。人员有了,到底搞什么类型核                    有参考核电站资料情况下,完成了全部设
                                        电站?摆在大家面前。由于缺乏资料,对                    计文件、计算分析工作。工程中除了个别
                                        核电站到底是怎么样都不知道,完全从零                    的主设备进口外,大部分设备由自己研发
                                        开始。困难面前,大家并没有退缩,而是迎                   完成的。工程设备国产化率达75%以上。
                                        着困难上。没有资料,只有到上海科技情                       “七二八”工程设计年代,国家处于未
                                        报所的微缩上查阅国外的核电站安全与分                    对外开放状态,缺少与国外技术交流机
                                        析报告,边看边研究边讨论边调查,没有电                   会。国家执行的计划经济,也就是大锅饭
                                        子计算机,靠手摇计算器进行计算;经历了                   时代,物质条件很艰苦。大家收入只是较

                                        4-5年的摸索研究,在上世纪70年代初,基                 低工资,没有其他奖励或福利待遇。在既
                                        本确定要搞压水型核电站,规模为 30 万千                 缺乏技术资料,又缺乏物质条件下,大家没
                                        瓦级的。在上报中央批准项目过程中,曲                    有怨言,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对设计工作
                                        折反复,遇到了各种阻力,一会儿项目要                    精益求精、脚踏实地、深入钻研,不仅要知
                                        上,一会儿项目不上了。                           道如何进行设计,更要了解为什么要这样
                                            国内有部分领导认为,核电站靠自己,                 设计。在完成扩初设计任务时,几乎天天

                                        自力更生完成是完不成的,需要通过引进                    要加班。总想早点将设计文件完成后,向
                                        解决;围绕着引进还是自力更生建设核电                    上级汇报,争取项目早点落实。这些都充
                                        站争论不休;由于核电项目涉及核、电、设                   分体现了大家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
                                        备制造等领域,到底是哪一个领域的主责                               (作者为上海核工院原院长)


              40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