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9 -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1)_l(1)
P. 129
我国内陆地区核电发展问题研究
2022 年 2.09 亿千瓦。新增电源方面,其他能源可开发空间有限,三峡投运
后,较大规模的水电可开发资源逐渐减少,开发难度和开发成本呈上升趋势,
2017 年全国水电单位千瓦造价 11360 元,上涨 3.4%。华中地区是分散式风电
较为集中的区域,2015 年至 2017 年风电累计并网容量持续增长,河南省增
长最快,但规模较小。华中地区只有河南省是太阳能资源较富裕的二类地区,
长江中下游的太阳能资源一般,属于三类及以下地区。由于环保问题、减煤
量的要求,火电增长空间十分有限。而同期核电的单位千瓦造价呈降低趋势,
为核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核电机组转动惯量高,无功调节范围也大,维持电压稳定能力强。是保
障华中当地稳定电源的首选。
(五)核电机组随负荷变化的调节能力
ഠ߶॓࿐໓ངԛϱഠϱಃ෮Ⴕ
传统上,随负荷变化的调节能力是核电机组的相对弱势,但随着大量可
再生能源的并网,电网对常规机组的调节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核电机组具
有随负荷变化的包括调节深度、调节速度、调节频次的调节能力,十分重要。
1.电网对常规机组的调节需要
在正常负荷变化的基础上,新能源的加入,使传统能源需要随负荷的变化调
节的任务加大。白天新能源发电量增加,但在傍晚电力需求急剧上升时,新能源
发电停止时,这种现象就是“鸭子曲线”,而且趋势逐年增加。
2.国内核电机组的调节能力
国内早期设计建造的核电机组,负荷调节性能较差。调节速度上,不具
备实时调整能力,基本运行在负荷曲线的基荷部分。调节频次上,仅在机组
起停或按照月 / 周计划配合电网调峰时参与长时段的调节,频次为数天甚至数
月。调节深度上,核电机组的调整深度要略低于常规火电机组,远低于水电
机组(≥ 20% 机组额定有功功率)。
(1)国家电网范围内核电机组的调节能力
2013 年之前,核电机组基本不参与电网调峰,2014 年开始随着新能源规
模高速增长,电网调峰能力日益不足,核电机组逐渐参与电网调峰;2015 年
115
ഠ॓ჽඔሳඣႆଽಸ GT'GT S)+'PR 9 'Y & I4Z&'R6 T 8K 0+71' P DIU-E"2-INQP6/ L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