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官网
当前位置:
>
访问量:
行业动态
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时间:2010年11月18日 来源: 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点击量: 分享:

以下是2010年11月19日深圳M3.4级地震后核电站安全情况通报:

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2010年11月19日,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宝安区、香港特别行政区交界今日14:42分发生M3.4级地震,深圳局部震感较明显。据深圳地震局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测定并与广东省地震局核定:本次地震未对我市及其它地区造成破坏性影响。

地震前后,我公司始终保持对电站安全的高度重视,据公司地震办公室电站监察系统数据显示: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二期地震仪表系统(KIS)阈值正常,均未触发报警。此次地震对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二期,未造成任何影响。

大亚湾核电站厂址是从广东省沿海地区十多个备选厂址中优选出的核电厂址,厂区及周围历史上没有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20公里范围内没有产生6级以上的地震能动层,地壳安全稳定,发生强地震的概率非常低。

从设计上,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构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级地震烈度可保持安全运行,8级地震烈度可确保安全停堆的标准设计和建设,厂房则按照8级地震烈度安全运行的标准设计和建设。

刚刚投运及正在建设的岭澳核电站二期一号、二号机组、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宁德核电站等,在厂址选择阶段中充分考虑了地震等灾害因素,并通过了国家核安全局严格的厂址安全评审。在建设上,采用了比大亚湾核电站安全性能更高的中国改进型压水堆技术方案-CPR1000,核电站概率安全指标进一步提高,防抗强地震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可以有效地防抗强地震、强台风等自然灾害。

我国目前在运行核电站在选址中充分考虑了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因素,多选择沿海地质结构稳定区域,核电站厂址选择余地大。运行核电站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防抗强地震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并充分落实纵深防御原则。此外,我国核电站在放射性物质和环境之间至少设置了燃料包壳、反应堆压力容器、核岛安全壳等三道坚固的屏障,具备了较高的自然灾害防御能力,因此,我国核电站具备了较强的抗强地震等自然灾害能力。

以上情况特此通报。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