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官网
开幕致辞
郭利民,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秘书长
时间:2025年11月06日 来源: 点击量: 分享:

WLBX2589.JPG


核电运行安全与建设质量大会暨核电分会年会开幕致辞

郭利民,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秘书长

2025年10月23日 上午,福清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齐聚福清,召开核电运行安全与建设质量大会暨核电分会年会,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及各位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本次会议得到了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我也代表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和所有参会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本次大会围绕核电运行安全和工程建设质量两大主题,聚焦重点关注领域与主要改进方向,分享良好实践和经验教训,进一步推动核电安全质量持续改进与绩效提升。

  过去一年,协会统筹核电分会、核电运行和建设技术委员会,主要从三个方向着力提升协会服务品质、能力和深度。一是优化共享平台服务品质:在经验反馈、交流与研讨、人员培训、定期报告、课题研究、团体标准、CPIP/ERIP/SOER运行专项、工程建设综合评估、质量提升与创新成果等方面都有体现,引入了核安全监管的视角,并根据行业呼声不断迭代优化,探索核电安全质量改进与绩效提升的新途径。二是打造个性化服务能力:依托有充分行业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强大专家团队,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成员支持与专项服务,形式和内容不拘一格,区别于WANO同行评估与成员支持,不引入不必要的负担,已得到行业热情回应,需求日益旺盛,尤其是运行成员支持、建设专项评估和沙盘推演。三是拓展重点改进领域服务深度:运营领域聚焦设备可靠性管理这个全球全局性改进焦点和难点,召开了首次研讨会,应急柴油机、蒸发器、变压器、汽轮机、发电机等五类重大设备在运行技术委员会提级管理,启动了过去五年核电厂设备缺陷引发能力因子损失专题分析,过去三十年我国商运核电机组非计划紧急停堆事件分析,以及核电厂仪控防非停技术导则、关键敏感设备防非停管理导则的编制,中国机群开始在全球率先追求零非计划自动或手动紧急停堆;建设领域在工程创优和质量提升的整体牵引下,聚焦混凝土供应链、焊接和无损检验质量管控,引导成员单位持续提升工程实体质量;数智化转型领域,除了国家能源局委托的试点项目,协会还在着手统筹推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自上而下的顶层价值共识和自下而上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尤其强调从三维设计模型出发,挖掘源头数据的潜能,加载工程建设全过程全产业链数据,转换为运营直至退役的技术管理平台,如工程改造、设备可靠性、备品备件、长期资产管理和运维服务,在工程和运营高附加值业务环节探索应用人工智能,将设计、制造、施工、调试和运营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转换为高质量数据集,作为输入来训练人工智能大模型或专业化小模型,产生期望的最优输出,解决核能业务相关的重点、焦点、难点和痛点问题,比如工程建设计划和设备部件失效预测,坚持不懈围绕大构想、找准小切口、解决真问题,带来雪中送碳的效果,切实助力核电机组全生命周期安全、提质、降本、增效,与此同时,协会将努力营造开放、交流、共享的行业氛围,识别和推广良好实践,期望在十五五期间形成战略方向上的拼图,最终为核能行业带来系统性、综合性、深层次的转型升级。

  我国的核电发展,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秦山和大亚湾两个核电项目相继核准和开工建设起步,四十多年来,引进技术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经历了“适度发展”、“积极发展”、“安全高效发展”和“积极安全有序发展”等不同阶段。2021年以来,在国家“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方针指引下,我国进入了第二轮自主三代核电技术批量化建设新阶段。从2022年到2025年连续四年,核准机组数量均达到或超过10台。截至目前,我国在运核电机组数量达到59台,在建机组30台,核准待开工机组23台,在运、在建和核准待开工机组总数达到112台,分布在沿海24个核电基地,总装机容量已超过1.2亿千瓦,跃居全球首位。可以说,我国核电行业已经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需要核电同行倍加珍惜和共同维护,更好统筹安全与发展,以设计安全和建设质量保障运营安全,以长期运营安全促进行业发展,实现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成立于2007年,正值我国核电第一轮规模化发展起步之初,从核电运行同行评估和经验反馈业务起步,经过18年多的发展,逐步完善和拓展了三位一体的治理结构、以章程为核心的管理体系、以需求为导向的重点服务业务、有行业影响的人才和专家队伍。围绕核能全产业链,形成了重大课题联合研究、同行评估和成员支持,经验反馈与交流、职业培训与技能竞赛、核能团体标准开发、科技成果鉴定与奖励、网络信息安全与数字化转型、多边或双边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核心服务业务,秘书处与分支机构一体化运作,常态化动员和组织了2000多名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共同助力我国核能第二轮批量化多堆型安全发展、高效发展、创新发展。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因核电规模化发展而兴,为核能做强做优做大赋能,已成为我国核能安全发展命运共同体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全球核能产业正在呈现日本福岛事故后加速复苏态势,尤其是最近两年,更多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更确定地将核能视为确保自身能源供应、能源安全与低碳减排不可或缺的关键选项,我国更是先行一步占据了主动。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未来核能发展空间仍然十分广阔。预计到2030年,我国核电在运装机容量将达到1亿千瓦以上,真正成为全球第一核电大国;到2035年,我国核电在运装机规模期望达到1.5亿千瓦左右,发电量占比达到10%左右,与目前全球平均水平相当;到2040年,我国核电在运装机规模期望达到2亿千瓦左右,先进核能技术将会有更大规模和范围的应用;到2060年,在“碳中和”背景下,我国核电装机规模期望达到4亿千瓦左右,发电量占比达到20%左右,与目前全球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当。

  展望未来,我国核能发展将呈现以下特征和趋势:一是自主三代核电技术批量化建设和运营,形成“华龙一号”与“国和一号”双轮驱动格局;二是四代先进核能及小堆技术持续研发并开展示范建设和运营,高温气冷、快堆等先进核能技术进一步迭代优化;三是核能利用从发电向供暖、供汽、制氢等多用途综合利用拓展;四是核燃料循环产业链前后端可持续保障能力全面提升;五是“热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核能发展战略继续有序向前推进。

  未来五年乃至到2035年,面对我国核能新一轮规模化多堆型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将一如既往以国家核能发展方针为指引,以满足行业发展及会员需求为导向,以提供更加有价值的优质高效服务为中心,继续完善协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与共享,在我国从核电大国迈向核电强国的关键发展时期,进一步凝聚行业共识和智慧,及时回应行业共性诉求和焦点问题,洞察服务需求,扩大服务对象,拓展服务深度,提高服务品质,更好服务会员需求、服务政府管理、服务行业发展,乃至服务国家战略,为核能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各位与会代表不虚此行,满载而归。谢谢大家!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