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官网
当前位置:
>
访问量:
核能知识
【科普】核技术保“胃”战
时间:2022年04月12日 来源:国家核安全局 点击量: 分享:

胃是人体的重要器官,现代人很多都患有胃病,有“十人九胃”之说。据世界卫生组织胃病统计数据,胃病在人群中发病率高达80%,并常常伴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简称Hp)是一种寄生在人体胃内的致病菌,具有吸附能力强、抗酸能力强、毒性大、传染力强等特性,能够导致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或消化不良等。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Hp定为第Ⅰ类生物致癌因子。2021年12月,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发布了第15版致癌物报告,将Hp慢性感染列入。

英国《自然》杂志报道,6万年前人类离开非洲开始迁徙时,Hp就已经存在于人类消化系统中了,科学家也曾在埃及法老木乃伊的胃中发现它的踪迹。

image.png

20世纪70年代以前,医学界普遍认为,人体胃液的强酸性导致没有细菌能够在胃里存活。其实不然,Hp能在表面形成一种碱性的“氨铠甲”,持续中和胃酸,从而可以使其在胃酸环境中“怡然自得”。Hp也正是依靠这个特殊技能,“脚滑”地逃过了许多医生和专家的“法眼”。

image.png

1979年,澳大利亚“侦探”马歇尔在观察胃炎病人胃镜活检的标本时,一种闻所未闻的细菌引起了他的注意。

image.png

      1982年,他和罗宾·沃伦首次从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胃粘膜标本中分离出了Hp,提出了Hp能导致胃病的假说,但是当时的主流观点认为没有细菌能在胃里存活,这个新发现遭到了众多不科学攻击。

image.png

      面对越来越多的质疑,马歇尔依然坚定自己的观点,为了证明,他一气之下干了一杯满是Hp的培养液,并如愿以偿地染上了胃病!证实了Hp就是导致胃病的“罪魁祸首”。

image.png

从此,医学界开始慢慢接受了他的观点。Hp的发现成为20世纪医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事件,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image.png

     Hp被发现后,如何快速准确地检测又成了新难题。

image.png

早期检测Hp时多采用侵入性方法,检测速度慢,操作繁琐,且对人体有一定伤害。

image.png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自然人群中Hp平均感染率已超过50%。在我国,根据2001-2014全国幽门螺旋杆菌调查显示,Hp感染率在40%-90%之间。(引自2022年1月7日光明网报道)

感染率的不断上升,人们迫切地需要一种快速、无创的检测Hp的方法。

1996年,中国一家公司研发生产出用于诊断检测Hp的尿素[C-14](碳-14)呼气试验药盒及检测仪器,仅需吹几口气便可检测Hp的存在,开启了中国C-14无创诊断Hp的新时代。

2007年,中核集团给该公司注入“核”动力。2012年,经业务整合,尿素[C-13](碳-13)诊断Hp成为又一项“法宝”。

image.png

至此,C-13、C-14“双碳法宝”让Hp无所遁形。

      在治疗Hp感染方面,根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的权威共识报告,推荐采用“四联疗法”(包括一种铋剂+一种质子泵抑制剂PPI+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甲硝唑、四环素等)来治疗Hp感染,两种抗生素用来杀死Hp,铋剂和PPI用来保护胃黏膜。

image.png


而市面上出现的用抗Hp牙膏等来治疗Hp感染基本属“无稽之谈”。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