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西屋电气的母公司,日本东芝,正为抛售它持有西屋电气股份而忙碌。
1、出售原股东Shaw退回的股份。西屋电气合作伙伴,美国的Shaw,持有西屋电气20%股份。由于对西屋核电事业前景的存有疑虑和财务上的困难,利用2006年向东芝认定股权时定下的,在2012年10月前股份回购“看跌期权”('put option')的选择权,要把它持有西屋电气20%的股份,退回给东芝公司。东芝为分散风险,不愿增持,在纽约招股出售Shaw退回的股份,但没人接手。2011年9月6日东芝公司正式宣布,将Shaw的20%的股份归自己持有。东芝对西屋电气的股份由67%升至87%。
2、出售70%股份,西屋电气面临更换新主的危机。英国 Daily News2012年10月4日报导:在英国的德资Horizon能源公司,因两大德国股东决定退出英国新建核电市场,决定把Horizon能源公司出售招标。东芝为了打入英国新建核电市场,竞标收购Horizon能源公司,筹措核电建设资金,向摩根大通出售西屋电气49%的股份,后又增加到70%,让出控股主位。但摩根大通没有兴趣,没有成功。竞标Horizon的伙伴,中国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原承诺出资近一半资金,被国家否定,东芝决定退出竞标。西屋电气渡过了被更换主子的风险。
3、新一轮抛售。据彭博社2012年12月28日报导,东芝公司正在商谈出售西屋电气36%的股份。东芝公司总裁佐佐木则夫12月2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东芝公司正在同3家公司谈判出售西屋电气16%的股份。另外正在同芝加哥桥梁钢铁公司等3家公司商谈出售另外20%的股份。还表示,只要留有控股权,随时可以商谈。
西屋电气的股份,原持股者要抛出;控股者不想增持,而要出售;接受者不积极,市场销售不旺。这是为什么?
东芝公司出售西屋电气股份的直接原因,一是因福岛事故后,东芝核能业务清淡,收入大幅下降;二是回购Shaw原持有西屋电气20%的股份,急需筹措资金。Shaw把从东芝公司获得的20%股权退回给东芝,直接原因是购买20%股权时用的日元贷款,日元对美元的升值,Shaw遭受重大损失。但两者出售的根本原因,媒体普遍认为,是对西屋电气前景的信心,发生了动摇。那么进一步要问,为什么会对西屋电气前景的信心发生动摇呢?这要从它的历史基础和近期的业绩分析。
一、西屋电气的历史沿革
1、创业和辉煌
1886年,火车空气制动闸发明者乔治•西屋,在匹兹堡建立了西屋公司。致力于蓬勃发展的美国电气工业,他解决了长途电力输送问题。西屋所看好的交流电,最终战胜了爱迪生公司(即后来的GE)看好的直流电,成为西方工业世界的主要电力传输和利用形式。他生产了电气工业产业链上,如灯泡、收音机等的许多产品。1920年,为促进收音机销售,在匹兹堡还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广播电台。西屋的主产品是大型电力设备,尤其是大型汽轮发电机等。二战及战后的恢复建设时期,西屋抓住了这个战略机遇期,产业迅速发展,技术水平大幅提升。特别是军用核工业的发展,为后来核电产业发展的辉煌,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在60—70年代,西屋下属的西屋电气开发的压水堆核电技术,独占鳌头,在全世界推广发展,占领了世界一半以上的核电市场。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发展的压水堆,源头都来自西屋电气。这是西屋最辉煌的业绩。
2、母亲改嫁成孤儿
二战后,随着其他工业国家(尤其是日本)电子产品市场的扩张,美国公司从家用电器市场不断收缩。曾给美国家庭提供冰箱、洗衣机等电器产品的西屋,70年代被迫逐步退出。70年代中,又发生了汽轮发电机质量事件,失去大片市场,西屋走上了漫长的重组道路。70—80年代,经过各种事业公司的买进、卖出,与外国公司合资等,走上了多元化发展的道路。1993年,百事可乐的麦克•乔丹接任西屋的CEO,进行重大结构调整,把重点转向广播网络(包括18个广播电台和5家电视台)、国防电子产品、电气控制和电力设备等产业。收购了联合技术公司的雷达事业部(生产了海湾战争中大显身手的诺顿反导弹雷达)。1995年收购了CBS电视广播网。广播电视业务不断增加,逐渐改变了公司的管理哲学和董事会偏好,又收购了TNN和CMT电视频道,成了北美最大的西班牙语电视节目供应商。作为西屋根本的电气类事业部门,热电事业卖给了Ingersoll-Rand公司,火力发电事业卖给了德国西门子公司。最后,西屋集团的名字也改成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带着西屋最后历史遗产的核电事业部门—— 西屋电气,成了被母亲卷走资产改嫁后的孤儿。
上世纪90年代的西屋电气,努力开展以用户要求文件URD为指导的新机型研发,以非能动安全的革新理念,提出了60万千瓦AP600的设计概念,进行了大量的设计研究和试验、验证,1998年获得核管会NRC颁发的设计认证证书。西屋电气进行了广泛推销,获得好评,但没有定单。研究开发的投入无法回收,又缺少母公司的关照、支持,陷入困境。
3、被BNFL收购
1999年3月英国核燃料公司BNFL以11亿美元收购了西屋电气,1999年12月BNFL又以4.85亿美元收购了ABB-CE,合并为属于BNFL的子公司,西屋电气。西屋电气,由被遗弃的孤儿,变成为被外国公司收养的子公司。
在21世纪的头几年,利用原西屋电气AP600反应堆技术和原ABB-CE的50万千瓦的环路技术,研发了新机型AP1000。克服了AP600单机容量小的缺点,同时也引出了一些必须做的重要试验验证。但母公司BNFL,因英国石墨气冷堆退役,生产萎缩,经济恶化,难于支持西屋电气的试验验证。AP1000工作进展缓慢,长期处于研发阶段。BNFL的经济进一步恶化,决定出售。由于西屋电气这几年没有明显的业绩,只能大致以保本的价格,18亿美元开价出售。
4、转卖给东芝
正当BNFL出售西屋电气时,中国进行三代核电机型技术路线招标,并表现出对AP1000偏好的倾向,西屋电气身价上升,参与收购竞标的公司增加,投标价格上涨。最热门的日本三菱,投标价由开始的17.8亿美元,上涨到30亿美元。最终日本东芝2006年出奇招,以54亿美元成功收购。东芝出资41.6亿美元,获77%的股份,美国Shaw出资10.8万美元,获股20%,日本IHI获股3%。西屋电气成为被日本东芝收养的子公司。2007年8月哈萨克斯坦的核能公司Kazatomprom以5.4亿美元的价格,从东芝公司购得10%的股份,东芝持股由77%下降到67%。
西屋电气,有美国“血统”,掌握核的敏感技术,因而也受美国政府的干预。转卖中,美总统布什给英首相布莱尔施压,要求卖给美国的公司GE。后东芝答应保留西屋电气高层的独立经营权,将干预降低到最低。把20%股份转卖给美国公司Shaw,再加上翻番还多的54亿美元的高价,英政府不顾美国政府的压力卖给了日本东芝。
5、中国超常规支持,获得中兴。
2006年,AP1000在中国技术路线招标中获胜,把AP1000定为中国核电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决定建设4台AP1000机组并转让技术;由中国项目带动,完成了AP1000前应完成但尚未完成的大量科研、试制、验证任务、关键设备研发设计考验;在首台机组建设中,还要替西屋电气完成一批大型ITAAC(检查、测试、分析、验收标准)试验验证工作。由此,2006年西屋电气的身价,由约18亿美元,一下抬升到54亿美元;中国建设4台AP1000机组和技术转让的定单,经济收入大幅增加,经济面貌焕然一新;推进AP1000安全技术问题的解决,推进设计认证和许可证等的取证;提高AP1000和西屋电气的国际声望,成为国际市场竞争中的热门投标者,气势强劲,咄咄逼人,那里有招标,就在那里出现。有媒体评价说,中国冒极大风险,超常规的支持行动,挽救了西屋。
但在几年的国际竞标中,雷声大雨点小,未取订单。再后来,竞争形势进一步下滑,出现了前面说的,股份被出售和再次被转卖的危机。
二、近几年的实绩
1、获得4?批准证书
西屋电气和AP1000,近几年的重大成果是:2011年底,获得美国NRC批准AP1000(19版)设计认证证书;2011年底获得英国核监管机构对AP1000安全审评的临时验收证明;2012年2月、4月,Vogtle和VC·Summer两?AP1000项目,获得NRC颁发的建造和营运联合许可证。获得4证是西屋电气的重大胜利。
2、市场竞争中屡屡失败
在立陶宛Visaginas核电项目招标中,西屋电气的AP1000,在与日立-GE的ABWR的竞争中失败,2011年7月立陶宛宣布决定采用日立的135万千瓦的ABWR。
在白俄罗斯第一核电项目Ostrovets招标中,邀请东芝-西屋、法国Areva、俄罗斯Rosatom三家竞标,Rosatom的AES-2006获胜,西屋电气的AP1000被击败。
在英国新建核电计划的对AP1000和EPR的安全评审中, AP1000落后于EPR, 2011年6月28日,英国核监管部门通知西屋电气,决定暂停审查,并撤销审查组,事实上被出局。
在英国的德资电力企业Horiz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