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电力燃料公司“海进江”模式开辟全新运煤生命线
时间:2012年04月28日
来源:大唐集团网
作者:佚名
点击量:
分享:
河北,秦皇岛港。一艘艘满载着山西、内蒙优质燃煤的巨轮由此启航,乘风破浪,驶往江苏南通港、上海罗泾港及南京明州码头。海轮换装江轮后,沿长江逆流而上,转运至沿江各港口,再辗转运到湖南、安徽、江苏等各大火电厂。这,就是大唐电力燃料有限公司为实现“一保一降”目标开辟的“海进江”煤炭运输模式。
2011年8月,大唐电力燃料公司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经营型和效益型的职能转变,并牢固树立起为集团公司基层企业“调结构、保供应,降煤价、增效益”服务的意识,一手促发展,一手抓经营,先后制定了《三年(2012-2014年)经营发展规划》和《“大燃料”统一经营平台建设的建议方案》,努力打造“大燃料”、“大经营”格局,构建“一站式、全链条”燃料平台。
针对内陆省份沿江电厂燃煤紧缺、运力不足的难题,该公司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深入调研、科学论证,认为地处国内、国际煤炭进出口交汇处的秦皇岛港,有大秦线作保证,煤源充足,运力充足,可为实现“外煤入海”、“蒙煤入海”、“蒙煤入湘”等设想提供保障。在此基础上,该公司大胆尝试“海进江”模式,将山西、内蒙优质煤从秦皇岛港入海、中转入江,送抵沿江电厂,从而开辟出一条全新的运煤生命线。目前,山东的黄岛电厂、江苏的南京电厂、安徽的当涂发电公司以及湖南分公司所属的大部分电厂已成为“海进江”的直接受益者,切实感受到了这种全新运输模式的魅力所在。
此举为集团公司在煤炭采购过程中赢得了主动权、增加了话语权,有效抑制了区域市场煤价的上涨。有了“海进江”这一稳定煤源,沿江电厂对煤质差、要价高的煤炭企业开始说“不”,一些供煤企业开始感受到压力,并主动打出“降价牌”。同时,“海进江”带来的煤种多元化,也使内陆省份沿江电厂在煤炭供应结构上有了更多选择,为企业扭亏增盈注入了强劲动力。此外,“海进江”模式的成功推行,保障了发电企业的稳定运行,有效缓解了地方电力供应的紧张局面,使大唐企业在兑现“提供清洁电力,点亮美好生活”的社会承诺的同时,树立了良好形象,赢得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借鉴“海进江”的成功经验,大唐电力燃料公司还积极推进模式,将煤炭海运至江苏连云港上岸后,再通过铁路线运往内陆地区的火车直达厂,使远离海岸线的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等内陆企业也分享到了来自海洋的一份馈赠。
主动出击,上下求索。大唐电力燃料公司通过“海进江”、“海进铁”模式的积极运作,拓宽了上游资源的广度,增加了秦皇岛港的中转量,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了一季度盈利的目标,为提升集团公司整体经济效益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