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官网
当前位置:
>
访问量:
行业动态
辽宁红沿河核电厂二期工程(5、6号机组)建造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信息公告
时间:2013年11月06日 来源:大连日报 点击量: 分享:

  根据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与环境保护部《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的要求,在向环境保护部报送《辽宁红沿河核电厂二期工程(5、6号机组)环境影响报告书(建造阶段)》审批前,现向公众公告如下信息。

  一、建设项目情况简述

  1、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辽宁红沿河核电厂二期工程(5、6号机组)

  建设性质:扩建

  建设单位: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

  项目规模和规划:辽宁红沿河核电厂规划建设六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在一期工程四台核电机组已开工建设基础上,本次申请建造二期工程5、6号两台ACPR1000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

  项目地点:位于辽宁省瓦房店市红沿河镇。厂址地理位置见图1。

  2、项目建设必要性

  满足东北地区和辽宁省对电力的需求,保持东北地区和辽宁省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改善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同时改善电网能源结构,缓解该地区一次能源短缺及区外来煤运输压力。

  3、工程概述

  辽宁红沿河核电厂二期工程拟建设2台ACPR1000压水堆核电机组,全厂六台机组在厂址上呈一字从西向东平行布置,一期工程四台机组布置在西端,五、六号机组布置在东端。五、六号机组计划于2014年6月30日具备主体工程浇筑第一罐混凝土的施工条件,暂定单台机组建设周期为65个月(含7个月冬歇期),两台机组投产时间间隔9个月,预计分别于2019年11月和2020年8月投入商业运行。

  辽宁红沿河核电厂二期工程5、6号机组的工程技术方案主要技术特征如下: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由三个环路组成,冷却剂为轻水,反应堆运行压力为15.5MPa,反应堆冷却剂总流量71370m3/h;

  ・反应堆堆芯额定热功率为2895MWt;

  ・汽轮机发电机组机组额定功率为1118MWe;

  ・电站设计寿命40年,首炉堆芯按12个月换料设计,从第二循环开始过渡到18个月换料方式;

  ・采用直流冷却系统,冷却水取自辽东湾,并以辽东湾海水作为最终热阱,二期工程两台机组共需海水约97.32m3/s。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

  1、建设期间环境影响

  辽宁红沿河核电厂二期工程5、6号机组建设期间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土石方工程负挖、道路运输以及其它活动造成陆域和海洋生态的影响、水土流失影响、噪声影响、大气环境影响,以及施工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辽宁红沿河核电厂已开展的一期工程施工,根据近年来陆域和海域监测结果,经采取相关管理措施后,厂址附近陆域及海域环境质量满足相应环境标准的要求。

  2、运行期间环境影响

  (1)散热系统运行的影响

  根据中国水科院开展的数、物模研究综合分析成果,辽宁红沿河核电厂六台机组运行时,温排水夏、冬两季造成当时当地水温超过4℃的面积最大分别为2.34km2和2.66km2;目前,辽宁红沿河核电厂按照六台机组4℃全潮最大温升线申请的温排水用海已获国家海洋局批复。

  根据厂址附近海域渔业资源调查结果以及相关海洋生物适温性研究结果表明,秋、冬、春三季核电厂温排水引起的温升仍保持在当地海洋生物的适温范围内,在夏季高温季节大多数鱼虾都会主动回避高温升区域,预计电厂温排水不会对这些海洋生物构成明显的不利影响。

  (2)正常运行的辐射影响

  辽宁红沿河核电厂二期工程5、6号机组建成后,电厂六台机组正常运行工况下,就放射性流出物的排放量控制而言,三废系统的处理性能可靠,可以达到国家相应的排放总量控制要求,就放射性流出物排放造成的环境辐射影响而言,对厂址周围公众造成的辐射剂量和对海洋生物的辐射影响满足相应环境法规和标准要求。

  (3)事故工况下的辐射影响

  根据《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GB6249-2011)的相关要求,稀有事故和极限事故用于核电厂事故工况下的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分析各类设计基准事故的放射性后果可以看出,辽宁红沿河核电厂二期工程(5、6号机组)的工程安全设施的设计性能可靠,从事故剂量接受准则的角度,以厂址地产界线为主,超出地产界线部分以各个反应堆为中心、半径500m为边界区域设置非居住区和反应堆半径5km设置的规划限制区是合理的,电厂设计基准事故导致的环境放射性后果满足GB6249-2011的相应要求。

  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

  1、施工期间污染防治措施

  辽宁红沿河核电厂二期工程5、6号机组施工活动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将是局部的、短期的,并随着工程竣工而消失,对环境影响较小。通过有效的工程管理措施及相关工程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可使施工行为对环境的影响进一步降低到最小程度。

  2、运行期间的污染防治措施

  ・放射性污染防治措施

  安全设计原理:辽宁红沿河核电厂二期工程5、6号机组在设计中采用了“纵深防御”的概念,通过合理的运行设计、运行规程、监测系统、专设安全设施、放射性后果缓解设施等五个层次有效地保障核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并使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受到控制;另外,设计中还布置了四道安全实体屏障:先进的燃料芯块、高性能的燃料包壳、隔离放射性和非放射性回路的一回路压力边界以及牢固可靠的安全壳,可以使核燃料裂变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在进入环境时需要突破多重屏障,从实体隔离上保证放射性的释放量满足相应环境标准要求。

  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为保证核电厂的正常运行,需要对放射性回路内的流体进行去污,从而产生少量需要排放的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大部分进入固体废物后暂存在厂内废物库中,在一定时间后运往国家规划的放射性废物库贮存或处理,不直接进入环境;而少量的液态和气体放射性物质则需要经过相应的废物处理系统收集、处理并衰变一段时间,监测合格后排入环境,使进入环境的放射性物质可控,确保满足相应环境法规和标准要求。

  放射性流出物监测系统:放射性物质排放过程中受到监测系统的连续监测,一旦发现排放超过规定限值(低于国家排放标准)后立即自动切断排放管线并进行再处理,可防止放射性物质的超量排放。

  环境监测系统:在厂内和周围环境中设置有环境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环境中放射性含量的变化,一旦发现变化,立即分析原因并切实地解决。

  应急准备:核电厂根据电厂运行特点和周围环境特征制定有完善地应急计划,并与各级政府、医疗机构、军队等部门实施联动,万一发生事故可保证各区域人员得到合理的安排。

  ・非放射性污染防治措施

  核电厂设置有专门的污水处理设施用于处理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和非放射性生产废水。合理布置高压线出线走廊,尽量避开人口密集区,减少高压线的电磁辐射影响。进行有规划的厂区布置和绿化,使所占用的土地不丧失防风固沙的能力,并与周围环境相容。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辽宁红沿河核电厂二期工程5、6号机组的环境保护设施设计性能是可靠的,电厂建设和运行对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五、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或索取补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公众可以通过网络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简本,如需索取其他补充信息,请通过书面形式(信件或传真)申请,并可通过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互联网主页(http://www.lhnp.com.cn)查询,联系方式如下:

  建设单位: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南山路127号

  联 系 人:李工 邮编:116001

  传真:0411-82697008

  联系电话:0411-82348233

  电子邮件:lishaojian@cgnpc.com.cn

  评价单位: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江苏省苏州市西环路1788号

  联系人:张工 邮编:215004

  传真:0512-68263570

  联系电话:0512-68702271

  电子邮件:zhangxf@cgnpc.com.cn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本次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为:

  ・对核电及辽宁红沿河核电厂二期工程5、6号机组的了解程度;

  ・辽宁红沿河核电厂一期工程建设对公众的主要影响;

  ・辽宁红沿河核电厂二期工程5、6号机组建设和运行对公众可能产生的主要影响;

  ・公众对辽宁红沿河核电厂二期工程5、6号机组所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的意见和建议;

  ・公众对辽宁红沿河核电厂二期工程5、6号机组建设的其他意见和建议。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公众可以通过电话、传真、书信、电子邮件等形式返回意见。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2013年11月6日―11月20日。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