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官网
当前位置:
>
访问量:
行业动态
20多网友和本报记者探访宁德核电“心脏”
时间:2013年05月28日 来源:东南快报 点击量: 分享:
    海西首座核电——宁德核电1号机组自上个月正式投入商运以来,一直备受公众关注,然而宁德核电是如何发电,工作人员是如何监测辐射,安全又是如何保障的,许多人并不了解。

  昨日,受宁德核电邀请,本报记者和20多名网友一起探访核电基地。据了解,这次是宁德核电首次组织非工作人员进入参观,记者将为读者一一揭秘其中的奥妙。

  神器监测仪

  价值二三十万元可随时监测辐射水平

  还记得电影《非诚勿扰》中葛优发明的分歧终端机吗?一个简单的仪器卖出高价,昨日记者在宁德核电基地也看到了一个“神器”——便携式环境辐射检测仪器,样子看着简单,价格却高达二三十万元。

  别小看这玩意,它重约5斤,可随时测出所在位置的辐射水平。在工作人员的演示下,只见该仪器上的指示灯开始闪着红色,随后变绿色,一小块显示屏上则显示数字115。

  工作人员介绍说,指示灯闪着红色说明正在探测,显示绿灯则是标出监测结果,数字115表明当时所在环境的辐射水平是115纳希伏/时(纳希伏是衡量辐射当量剂量的单位,通常辐射值在80-200之间属于很正常的范围)。如果数字超出设定的水平,检测仪就会发出警报声。

  “我们身边辐射是无时无刻存在的,只是量小,不会对我们身体产生伤害,像刚才显示的辐射水平,是天然存在于普通物质(如空气、水、泥土和岩石等)中的放射性辐射,离地面越近辐射值会适当增加,通常我们监测会把放在离地面1.5米高的地方。”一技术员说。

  四道安检

  每道程序都很严格,需全身扫描、输密码

  随后,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核电1号机组基地的大门口,戴上安全帽,穿上警示服,开始过安检门。

  在进入第一道大门时,记者看到几个通道站着五六名安检人员,就像进站接受安检一样,对每个人进行全身扫描,手机和相机等带辐射的电子产品都不能带入。

  在进入第二道门之前,工作人员给记者和同行的网友们每个人发了张参观卡,进入之前需要工作人员先刷卡,随后记者和网友们刷,同时还需要输入密码,才能进入,一般的工作人员只能带不超过10名非工作人员进入。

  “我们这里比车站进站的安检严格多了,每道程序都很严格。比如你们来之前我们收集了你们的身份证号码,就是为了查你们的背景是否清白,有没案底。”一带队的工作人员说。

  通过安检门后,记者来到1号机组脚下,看到里面十分宽阔,几个机组就像大水桶一样矗立在眼前,工人们在地面来回运输物料。而监测仪监测出来的辐射值和在外面相差无几。

  此时,记者和网友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进入发电核心区一睹核电的风采,但真正进入之前,还是得先通过两扇铁门,进入程序和之前一样,必须要工作人员先刷卡,记者和网友们再刷,而且一个一个有序进入。

  心脏区域

  操控室只能喝水,核心区机器轰鸣且闷热

  进入发电核心区后,记者一行首先来到了核电操控室,透过窗户记者看到,室内工作人员忙碌着,仪器设备上的数字不停跳动着,数据显示发电机组正在处于满功率状态。而在走廊里,摆放了不少消防用品,墙上则贴着操控室工作人员的简介。带队工作人员介绍,里面不能吃东西,只能喝水,操控室有6个班组,要有人24小时值班。

  随后,走过几条通道,记者一行进入到核心区,首先映入眼前的是几个大型的机器设备和管道,轰鸣的机器声不绝于耳,十分闷热。

  据现场技术员介绍,核心区主要的设备包括汽轮机、发电机、励磁器、汽水分离器等,而核电站的核心是核反应堆,它以铀为燃料,在裂变过程中释放出核能,再通过热交换器变为高温高压的蒸汽,然后利用蒸汽去驱动蒸汽轮机,蒸汽轮机的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即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我们每一年半会进行换燃料,机组就会停止运作,此时也就会做相关的检修工作,平时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巡视,看哪里出现故障或问题,确保机组的正常运行。”宁德核电运行处秦俊说。

  安全保障

  应急指挥部门有四层厚,可完全与世隔绝

  考虑到不影响现场人员的工作,简短地参观和了解之后,记者和网友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撤出了核心区,来到应急指挥中心和环境监测中心。

  这座占地近千亩的建筑坐落在机组的斜对面,在环境监测中心记者看到不少科室,比如海生生物碳化室、陆生生物碳化室等。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对周边海产品和陆地等植物进行监测,用通俗的话讲就是把这些动植物烧成灰,进行放射性元素监测,看是否受到辐射影响。此外,他们还在20公里的范围内设置了13个监测点,随时监测海洋的环境等。

  而在应急指挥中心里,则设置了厨房、饰品存储间、蓄电池室和应急指挥部等,该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核应急准备是核安全纵深防御后的一道屏障。分场内应急,场外应急,总体应急准备。应急中心储备的食物可供50个人左右最少食用一周的时间,如果遇到事故发生,他们则会及时通知各岗位负责人组成指挥部,而在里面也可监控到整个机组的动态。

  记者在指挥部的墙上看到有应急计划区、半径50公里范围内的周边人口分布图等,还有监控、操作、电讯设备等一应俱全。

  “我们应急指挥部有另外一套空气流通系统,而且墙体也比一般会厚,光门就有四层厚。与外界可以完全隔绝,一旦发生问题,这里就是我们最后的主阵地,不会受到外界的辐射污染。”该中心负责人说。

  最后,记者一行还亲自体验了一把人体辐射“体检”,只要站在指定区域,一分钟就可检测出体内的放射性元素有多少。

  “我是学能源专业的,这次有幸来参观,真是受益匪浅,核电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而此行更是了解了不少核电知识。”一名网友说。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