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集团核电专家介绍,我国现有沿海核电站造成水淹的主要因素是洪水、台风和最大天文潮等因素的组合或叠加。针对此问题,并结合福岛核事故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中核集团制定了相关改进措施,目前正在有序实施。
据介绍,中核集团对于运行核电厂将采取7项改进措施,包括:核实和统一设计基准;通过加高海堤、设立挡水墙、重要安全功能区域加设防水淹设施,提高核电站抵御洪水能力;提高电源多样性和可靠性,增设移动式柴油发电机,作为核电机组备用电源;研究增设非能动消氢系统,防止氢爆;研究增设安全壳事故过滤排放系统;研究和建立群堆应急行动方案;建立和完善严重事故管理导则,增设乏燃料池事故后测量和补水手段等。
对于在建核电厂将采取4方面改进措施:在抗震防洪方面,将对地震影响进行复核,对主厂区内涝风险进行评估,加强防洪防台风设施管理;在应对严重事故方面,将综合考虑全厂断电情况下堆芯冷却、乏燃料水池冷却等需求,设置移动电源和移动泵等;在应急管理方面,将对主控室、应急指挥中心等可居留性进行分析校核,对严重事故下适用性及工作方式进一步说明;在工程管理方面,将加强改进现场工业安全,加强设备质量控制等。
来自社会各界的近百名公众参加了当天举行的秦山核电公众开放日活动,了解核电站工作原理、核安全文化,以及福岛核事故后核电站的各项整改措施及成效。很多参观者表示,通过亲身体验,核电站不再神秘,对核电站的安全性也更有信心。
秦山核电集团(筹)党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钱金标表示,安全、清洁、环保是核电企业的特点,也是秦山核电基地向公众和社会的承诺和责任。自秦山核电基地7个机组建成投运以来,保护屏障完整,设备安全可靠,经受住了长期稳定运行的考验。对核电站及周围环境长期监测结果表明,没有对周围环境产生辐射影响。
新华视点官方微博直播:秦山核电基地揭开“神秘面纱”
http://weibo.com/1699432410/yxzEH60Td
近百名各界公众参加了17日举行的秦山核电公众开放日活动,了解核电站工作原理、核安全文化,以及福岛核事故后秦山核电站的各项整改措施及成效。很多参观者表示,通过亲身体验,核电站不再神秘,对核电站的安全性也更有信心。
核电专家表示:我国沿海核电站造成水淹主要是洪水、台风、最大天文潮等因素叠加。秦山核电基地将采取加高海堤、设立挡水墙、增设移动式柴油发电机、增设非能动消氢系统、建立群堆应急行动方案等多项改进措施,进一步提升核电站应对极端自然灾害的能力。(记者吴晶晶)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秦山核电站今天举行开放日活动 增强公众安全感
http://www.cnr.cn/sjsykx/201208/t20120817_510624645.shtml
中广网北京8月17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在日本福岛核泄露事故发生以后,核电站的安全问题牵动了很多公众的心。今天,中国核工业集团的秦山核电站举行开放日活动,敞开大门迎接媒体和公众参观。
据了解,去现场参观的不仅有核电站所在地的公众代表,还有核电员工的家庭成员。许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员工家属,结婚十几年,今天她是第一次进入秦山核电站参观。生活在核电站周边,许女士的亲属们经常担心他们的安全,而许女士的丈夫在每年大修时还需要进入核岛内部工作,接受一定剂量的辐射。许女士一直担心丈夫的身体,但今天带着孩子参观之后,她对记者说:放心了。
许女士:经常有人听说,说核电就在那边,会对身体有影响,刚才听了介绍,知道了原理,这两天下来我觉得很放心,应该对我们没什么的。这里机器很先进,跟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构造不一样,安全方面做了很多措施。
许女士提到的福岛核电站,正是位于日本东北部,在去年3月份因为日本大地震引发核泄漏的福岛第一核电站。让许女士安心的中国秦山核电站和福岛核电站的不同,到底是什么呢?中国核工业集团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志勇给出了详细的解释:
刘志勇:秦山核电站机组采用了压水堆的路线,我们建设也相对较晚,充分吸取了国际上60年代到90年代的建设和运行经验,我们还考虑了严重事故的缓解措施。福岛的核电站跟我们技术路线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主要是沸水堆。就算发生比较严重的事故,我们也不会发生福岛那样向外释放放射性物质的事故。
中核集团研究论证,中国大陆核电站厂址不会发生类似福岛的地震加海啸,现有沿海核电站造成水淹的主要因素是洪水、台风和最大天文潮等因素的组合或叠加。但是福岛核事故还是引发公众对核电站运行安全 的高度关注。我国的核电站也迅速接受全面的安全检查。刘志勇介绍,秦山核电站吸收福岛事故的经验教训,开展了几个方面的整改。
刘志勇:福岛事故之后,国家核安全局和政府监管部门也非常重视,颁布了关于福岛事故后核电厂改进的技术要求,我们根据技术要求做了几条比较重大的改进,包括我们的海地加高,提高抗击海啸和台风的能力;另外,我们在厂房进行了封堵,还有设置永久的挡水墙,提高防水淹的能力;第三,我们增设了移动式的柴油机;第四,增设非能动消氢系统,防止氢气爆炸;另外,我们还新建一个应急中心,提高应急能力等等。
目前,秦山核电基地一共有7台运行机组,装机容量430万千瓦;2台机组在建。全部建成之后,总装机容量将达到630万千瓦。秦山一期30万千瓦核电机组,是我国自己设计建造、运行管理的第一座核电站,已经安全运行了20年。参观者之一、浙江海盐县人大代表姜金良表示,对于核电站到期后要不要延长寿命的问题,公众也非常关心。
姜金良:福岛事故完了以后,老百姓确实很担忧,而且第一台机组从发电开始到现在也有21年了。按照我们的寿命是30年,第一台机组再工作9年应该就要退休了,这个时候怎么解决,退休的程序怎么做,包括老百姓,包括我们的工作人员,都是有想法的。
跟煤炭等相比,核电能源被认为具有安全、清洁、环保的特点,这也是秦山核电基地向公众和社会的承诺和责任。谈到核电站能否延寿的问题,秦山核电基地党委副书记钱金标透露,这需要经过评估和审批,目前还在做前期的研究工作。
钱金标:国外叫延寿,我们将核电站延长寿命,经过论证评估,可以延长10-20年不等,根据机组的情况。我们的电站是中国第一个面临到期情况的核电站,到期以后怎么办,比如说10年以后的事情,但是现在要做考虑,要做基础工作,要积累数据,要进行科研、分析认证,甚至要经过国家监部门的批准。我们一直在做基础工作,这个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需要经过批准才能够做这个事情。目前来讲,核电站是按照寿命期内的范围在正常的运行管理。
数据显示,去年全年,秦山核电基地的发电量近290亿度,从2009到2011三年来,每年上缴的利税都超过20亿。秦山核电基地党委副书记钱金标表示,包括周围群众在内的公众不必有顾虑,秦山核电站运行20多年来,没有对环境产生辐射影响。
钱金标:我们电厂的工作人员,在电厂工作一年下来所受的剂量,跟我们一次体检照X光片的剂量还只有一半的水平,所以核电给我们公众,包括工作人员的健康,是没有任何危害的。核电站第一台机组建设发电已经21年了,21年来没有对环境超标的排放,没有对环境公众造成任何的危害。还有,核电站周边的监测数据表明,我们核电站在原来建厂初期发电之前放射性的本体水平没有明显的改变,还是在本体的正常掌握范围内,所以说核电站运行排放都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在管理在控制。
这次的开放日是秦山核电站在福岛核事故之后组织的第二次活动。紧跟着下个星期,中国广东核电的大亚湾核电站也同样会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另外一个在运行的核电基地中核集团 田湾核电站 也有开放意向。正是开放的态度,让核电的神秘感慢慢消散,而公众安全感逐步增加。
经济日报:中国核电首发社会责任报告
http://paper.ce.cn/jjrb/html/2012-08/18/content_127181.htm
本报浙江海盐8月17日电 记者王轶辰报道:为展示核电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和行动,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秦山核电基地今天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同时,中国核电还对外发布了首份《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该报告明确提出了“奉献安全高效核电,创造清洁低碳生活”的企业使命。
据悉,作为我国自行设计建造、运行管理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一期30万千瓦核电机组已安全运行20年。2011年,秦山核电基地累计发电近300亿千瓦时。
科技日报:揭开核电神秘面纱——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基地开放日见闻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81/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2-08/18/content_167561.htm?div=-1
丈夫在秦山核电基地工作了近20年,今天夏女士带着7岁的儿子第一次走进了秦山核电基地的二厂培训楼。“我第一次近距离观看模型和模拟机室,之前只是在基地外远远看过水泥外壳的建筑。”
核电落户浙江海盐已有30周年,中核集团今天邀请近百人参加秦山核电基地开放日活动,其中包括15个核电与海盐当地原居民联姻的家庭,夏女士一家是其中之一。
早上9点,5辆大巴车从海盐县城三厂生活区出发,十来分钟后,我们进入了基地,映入眼帘的是绿草鲜花环抱的办公楼,整洁的厂房,错落有致的各种设施。
秦山核电基地被誉为“中国核电的摇篮”,我国大陆核电从这里起步。目前基地共有7台运行机组,装机容量430万千瓦,2014年两台100千瓦的核电机组建成后,总装机容量将达到630万千瓦。
相比起略显专业的机组模型介绍,普通公众特别孩子们对核安全科普展板上的内容最感兴趣。
“小朋友知道哪些东西有辐射?”讲解员将问题一抛出,小朋友抢着回答:电脑、电视机……
“大家都回答得非常好。”讲解员继而解释,大家每时每刻都会受到各种射线的照射,吃的食物、住的房屋、天空大地、山川草木,核电站也有辐射,不过一年剂量不到0.001毫希,“这基本等于抽一支香烟”。这是秦山核电基地10公里范围内13座监测站的监测数据。
日本福岛核事故后,海盐百姓更关心,身边的这座核电站与福岛核电站有什么不同?
讲解员解释说,秦山核电基地所处位置不具备发生大海啸的条件:杭州湾区域没有大的地质断裂带,不会出现地壳大范围的垂直升降;海水深度约为50—100米,不具备发生大海啸的1000米以上的水深条件。
万一发生地震和海啸叠加的情况,秦山会出现那样严重的后果吗?有人打破砂锅问到底。
中核运行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志勇说,为了防止放射性物质的泄漏,核电站设置了四道安全屏障:核裂变产生的放射性物质98%以上滞留在小指头大小的二氧化铀芯块中;燃料芯块叠装在锆合金管中,管子密封后组成燃料元件棒,它能把核燃料裂变产生的放射性物资密封住,防止其进入一回路水中;由核燃料组构成的堆芯密闭在壁厚20厘米的钢质压力容器内,压力容器和整个一回路都是耐高压的,放射性物资不会漏到反应堆厂房中;最后一道屏障是反应堆厂房(安全壳),这也是核电站最明显的标志——一个高大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筑物,壁厚约1米,内表面加有6毫米厚的钢衬,一回路的设备都安装在这里,安全壳能承受龙卷风、地震等自然灾害。
但刘志勇说,秦山基地如何应对洪水、台风和最大天文潮等因素的组合或叠加的情况,福岛核事故后,秦山核电站对此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进。
汽车进入秦山三期厂区时,刘志勇特意登上记者所在大巴,当起了导游。“汽车行驶在8.5米高的海堤上,现在海堤的外挡浪墙要增加到1.2米,此外要修建高达2.5米的内挡浪墙。”
“这将远远高于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刘志勇说,核电人在总结福岛核事故时认为,事故不是技术问题,是标准问题。尽管我国核电建设起步晚,但设计标准起点高。
福岛核事故后,秦山核电基地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增设安全壳非能动消氢系统,防止反应堆厂房内氢气爆炸;建设秦山地区应急指挥中心,完善和提高应急能力;加强秦山地区地震等强自然灾害研究和分析等。
“从日本福岛核事故中,我们也认识到信息公开和公众宣传的重要性。”刘志勇说,希望通过公众开放日等活动,揭开核电的神秘面纱。(本报浙江海盐8月17日电)
中国经济网:中国核电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称安全达国际先进水平
http://finance.chinanews.com/ny/2012/08-18/4116600.shtml
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核电)日前发布了其首份社会责任报告,报告指出,将致力于成为管理先进、持续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核能开发于运营商。
报告指出,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其所属核电厂已有近70堆年的安全运行业绩,处于国际中上水平,公司控股在运核电机组9台,年内安全发电444.35亿千瓦时,占中国大陆核电发电量的50.84%。公司所属运行核电机组多项指标达到或超过世界核运营者协会(WANO)公布的各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自主创新方面,中国核电表示,将坚持走核电自主化线路,充分发挥中核集团科研技术优势,大力提升运行机组和在建机组的本质安全水平,为我国核电“走出去”发展战略提供支撑。截至去年年底,公司共持有40项注册商标,103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86项。目前,正在进行长周期燃料循环和新型燃料组建引入专项研究等多个重大研发项目。
另外,在为社会提供清洁高效能源的同时,将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加强环境监测和核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
中国核电控股在役核电机组9台,装机容量649.6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10台,容量1028千瓦。拥有秦山核电站、秦山二期、秦山三期和江苏田湾等运营的核电站。以及浙江三门、福建福清、浙江方家山、海南昌江等在建核电项目。(李雨思)
秦山核电站将采取11项措施提升安全水平
http://news.cnfol.com/120818/101,1588,13018186,00.shtml
中国经济网8月18日讯(记者 李雨思) 日前,中国核工业集团的秦山核电站举行了公众开放日活动,迎来了多名当地公众代表、员工家属及媒体进行参观。在向公众介绍了核安全的科普知识和核电站工作原理同时,也介绍了福岛核事故后进行的整改情况。据了解,秦山核电站将对运行及在建核电站采取11项改进措施,提升安全水平和应对极端自然灾害的能力。
据中国核工业集团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志勇介绍,中国大陆核电站厂址是安全有保障的,不会发生类似福岛的地震+海啸。一是因为中国大陆沿海不是地质板块边缘,不会由于板块撞击诱发大的地震;二是因为中国大陆核电站选址远离火山和能动地质断层,地震影响小;三是因为中国近海海域大陆架漫长,海水深度较浅,不具备产生大海啸的成因。
他同时表示,调查研究表明,中国现有沿海核电站造成水淹的主要因素不是海啸,而是洪水、台风和最大天文潮等因素的组合或叠加。针对此问题,并结合福岛事故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中核制定了中国大陆运行及在建核电站需要进行改进的具体措施,目前正从多个方面进行整改措施。
对于运行核电厂,拟采取以下7项改进措施包括:核实和统一外部事件设计基准,抵抗地震、风暴潮、海啸叠加的影响;通过加高海堤、设立档水墙、重要安全功能区域加设防水淹设施,提高电站抵御洪水能力;增设移动式柴油发电机,作为核电机组备用电源,提高电源多样性和可靠性;研究增设非能动消氢系统,防止氢爆;研究增设安全壳事故过滤排放系统,确保安全壳完整。同时,在应急管理方面,研究和建立群堆应急行动方案,建立和完善严重事故管理导则、研究增设一、二回路补水方案、增设乏燃料池事故后测量和补水手段。
对于在建核电厂也将从增强抗震防洪、应对严重事故、应急管理和工程管理质量等4个方面进行改进。同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多种宣传形式,增强公众对核电的了解,提升公众对核电的信心。
秦山核电站基地目前共有7台运行机组,装机容量430万千瓦;2台机组在建。全部建成后,总装机容量将达到630万千瓦。秦山核电站是“中国核电的摇篮”,秦山一期30万千瓦核电机组,是我国自己设计建造、运行管理的第一座核电站,已安全运行了20年。
浙江电视台:秦山核电基地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
http://zj.people.com.cn/n/2012/0818/c186327-17373979.html
浙江日报:秦山核电举行公众开放日
http://zjdaily.zjol.com.cn/html/2012-08/20/content_1701820.htm?div=-1
本报讯 (报道组 李刚 记者张帆) 日前,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基地举行公众开放日,向媒体及公众介绍核安全文化。海盐当地30名企业家、公务员、医生、教师组成的公众代表团和30个核电员工与当地居民联姻组成的家庭成员共同走进核电基地,了解秦山核电自主创新成就和安全发展的风貌。
据了解,30年来,秦山核电基地以完善的安全制度,可靠的核级设备、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以及保守设计来保障安全生产,还总结日本福岛事件经验教训,在防止氢爆、提高电源多样性和可靠性等方面采取了改进措施。多年来,秦山核电基地还与当地部门联合举行核电主题夏令营活动等,每年组织5万名左右的学生和各界人士走进基地参观。
嘉兴日报:秦山核电基地举行公众开放日 中国核电发布首份社会责任报告
http://www.cnjxol.com/xwzx/jxxw/qxxw/hy/content/2012-08/20/content_2135184.htm
本报讯 8月17日,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基地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30名海盐公众和30个核电员工与海盐当地居民联姻组成的家庭前往参观。活动围绕核电落户海盐30年、福岛核事故后安全整改措施进展、核电科普知识等主题,以可信的数据、真实的例证、简易的语言,向公众展示了秦山核电自主创新成就和安全发展风貌。
目前,秦山核电基地一共有7台运行机组,装机容量430万千瓦;2台机组在建。全部建成之后,总装机容量将达到630万千瓦。秦山一期30万千瓦核电机组,是我国自己设计建造、运行管理的第一座核电站,已经安全运行了20年。
当天,近200名公众先后参观了各类核电设备模型和模拟机室,学习了核电站工作原理和核安全科普知识,了解了福岛核事故后整改情况等。“秦山核电基地每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之和,远低于国家标准每年0.25毫希伏。”在看到我省对秦山地区周边辐射检测数据后,公众们对辐射的担心顿时烟消云散。
秦山核电集团(筹)党委副书记钱金标说:“我们电厂的工作人员,在电厂工作一年下来所受剂量,只是照一次X光片所受剂量的一半,所以核电对我们公众是没有任何危害的。核电站周边的监测数据表明,我们核电站在原来建厂初期发电之前放射性的本体水平没有明显的改变,还是在本体的正常掌握范围内,所以说核电站运行排放都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在管理控制。”
“会不会发生类似福岛的地震和海啸而影响安全呢?”对于公众这样的疑问,有讲解员解释,核电基地的选址十分讲究,远离火山和能动地质断层,海域大陆架漫长,海水深度较浅,不会发生类似福岛的地震加海啸。“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打算花近2亿元用于防波堤,将海堤从8.5米加高至10.2米,再修建2.5米高的挡墙,将远远高于钱塘江的海堤,把基地团团围住,以防范台风和天文潮。”中国核工业集团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志勇说。
安全、清洁、环保是秦山核电基地向公众和社会的承诺和责任,刘志勇介绍:“核电落户海盐30年来,以完善的安全制度、可靠的核级设备、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以及保守设计来保障安全生产。福岛事故之后,我们对运行核电厂做了七方面重大改进,包括提高防洪水能力、群堆应急等内容,对在建核电厂做了四方面重大改进,包括抗震防洪、工程管理等内容。”
近年来,秦山核电基地在海盐学校、社区举办核电知识讲座、竞赛、科普展览,与当地部门联合举行核电主题夏令营活动等,每年组织5万名左右学生和各界走进基地参观,消除核电的神秘感。目前,秦山核电基地正在做整体科普宣传规划,以进一步与民众“亲密接触”。
当天下午,中国核电对外发布了首份《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展示核电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和行动,并向公众介绍核安全文化。该报告明确提出了“奉献安全高效核电,创造清洁低碳生活”的企业使命,中国核电将致力于成为管理先进、持续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核能开发运营商,在为社会提供清洁高效能源的同时,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加强环境监测和核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记者 陶玮 通讯员 陆伟娟 县新闻中心 李刚)
海盐新闻中心:秦山核电基地举行公众开放日
http://www.hyxww.com/hyxww/system/2012/08/17/015342055.shtml
本网8月18日讯(县新闻中心李刚 嘉兴日报记者 陶玮)昨天,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基地举行公众开放日,海盐30名企业家、公务员、医生、教师组成的公众代表团和30个核电员工与当地居民联姻组成的家庭成员共同走进核电基地,了解秦山核电自主创新成就和安全发展的风貌。活动期间,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展示核电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和行动,并向媒体及公众介绍核安全文化。
县委常委、副县长孙雄伟出席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
昨天,在秦山核电基地展示厅里,近百位市民和国内部分媒体记者参观了压水堆核电机组主线模型。通元中学的初一学生何振伊是其中之一,开始对核电发电原理很迷茫。在看了模型,听了讲解员的介绍后,他兴奋地告诉记者,原理是这样的:核裂变产生高温,将水加热到300摄氏度以上,再产生蒸汽,驱动轮机发电。
“秦山一、二、三期核电站每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之和,远低于国家标准的0.25毫希伏/年。”在看到我省对秦山地区周边辐射检测数据后,现场的市民和记者们对辐射的担心顿时烟消云散。
“会不会发生类似福岛的地震和海啸而影响安全呢?”对于市民这样的疑问,秦山核电基地讲解员表示,核电基地的选址十分讲究,大陆沿海不是地质板块边缘,不会由于板块撞击诱发大的地震,而近海海域大陆架漫长,海水深度较浅,不具备产生大海啸的成因。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打算花近2亿元用于防波堤,将海堤从8.5米加高至10.2米,再修建2.5米高的挡墙,将远远高于钱塘江的海堤,把基地团团围住,以防范台风和天文潮。”中核核电运行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刘志勇在海堤边的一席话,给在场的市民吃了一颗“定心丸”。
秦山街道党代表蒋菊海参观后表示,核电基地用可信的数据、真实的模型、简洁易懂的语言让大家认识了核电运行原理,也消除了对核电安全的疑虑。
据了解,核电落户海盐30年来,以完善的安全制度,可靠的核级设备、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以及保守设计来保障安全生产。此外,中核集团还总结了日本福岛事件的经验教训,在防止氢爆,提高电源多样性和可靠性等方面采取了改进措施,以提升公众对核电的信心。
同时,多年来,秦山核电基地在海盐学校、社区举办核电知识讲座、竞赛、科普展览,与当地部门联合举行核电主题夏令营活动等,每年组织5万左右的学生和各界走进基地参观,消除核电的神秘感。目前,秦山核电基地正在做整体科普宣传规划,以进一步与民众“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