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官网
当前位置:
>
访问量:
行业动态
大亚湾核电基地今年上网电量达400亿千瓦时
时间:2011年12月30日 来源: 南方网 点击量: 分享:
 

南方网讯 日本“3 .11”特大地震引发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件,公众一时“谈核色变”。我国的核电技术过硬吗?为什么要发展核电?公众如何获取相关信息?带着种种疑问,记者前去探访我国最大核电基地――大亚湾,参观了岭澳二期核电站的主控室以及4号机组。

大亚湾核电基地能防13级台风

“在2009年,13级的台风‘莫拉菲’在这里登陆,我们都没受影响。”中广核党群工作部张涛主任告诉记者,我国沿海的核电厂址面临的最大自然灾害风险是超强台风,但早在设计中就针对性地留有足够的防洪裕量。据了解,我国核电厂址对地质、地震、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和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等社会环境有严格到近乎苛刻的要求,合理地避开了地震带和海啸频发的地区。“大亚湾这个厂址,就是千挑万选出来的。”

岭澳二期核电站

我国压水堆核电站针对全厂失电设计了一系列处理措施。

福岛第一核电站不仅遭遇地震和海啸的极端情况,而且建造于上世纪60年代,采用的是较落后的沸水堆技术。“中广核集团在运、在建的核电机组均采用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其安全性在近几十年中得到了持续的改进,具有安全性高、技术先进可靠成熟等特点”。生产部副经理黄辉章介绍,我国压水堆核电站主要有四大优势:一、堆芯不会失去冷却。机组即使失去全部厂内外电源,也能通过自带的气动给水泵和蒸汽排放的形式维持对堆芯的冷却。此外,还额外设置第五台柴油机,全厂失电的风险进一步降低。二、不会发生氢气爆炸事故。机组的安全壳约4.9万m3,比福岛第一核电站(3400m3)大14倍,可以有效降低并稀释氢气浓度及延缓安全壳升压排放时间。另外,安全壳内设计有氢气消除系统。三、不会发生放射性物质失控向环境释放。机组的核岛建有壁厚达1米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的安全壳,安全壳内侧还有6mm的不锈钢内衬,极其坚固。安全壳将反应堆一回路全部容纳在其中,进出安全壳的所有管道均设置了安全壳隔离系统,在失电情况下能够非能动地隔离,确保安全壳的完整性,反应堆一回路卸压甚至破口情况下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将被控制在安全壳内不能向环境释放。四、良好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能力,配有可滞留大部分放射性核素的沙堆过滤器。

CPR1000是中广核集团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20多年来的渐进式改进和自主创新形成的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

此外,在日常运营中,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自运行以来放射性废气、废液年排放量远远低于国家排放限值。据香港环境监测站(点)的长期跟踪监测,核电站环境放射性水平与本底相比没有变化,区域内陆地、海洋生物种群数量没有发生变化。

进入岭澳二期核电站前,记者们先进行类似机场的安检。

刷卡并输入密码通过重重关口。

刷卡并输入密码通过重重关口。

“黄金人”确保机组安全运行

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公司经营管理部副经理马刚告诉记者,首批核反应堆操作员在法国等国家的培训费用非常高昂,被称为“黄金人”。“打个比方,操作员的体重是150斤,当时的培训费用相当于150斤黄金。”

核电站反应堆操纵员经过初步选拔,要在4年左右的时间中完成100多门课程的学习,并且通过国家核安全局组织的笔试、口试、实操考核,才能取得反应堆操纵员执照,并实行终身制培训。中广核集团还特别增加了影子培训流程,要求操纵员在资深操纵员的指导下实习6个月才能独立操作。多年来,中广核集团大亚湾核电基地自主培养了反应堆操纵员679名,高级操纵员259名。

岭澳二期核电站4号机组的主控室

大亚湾供港电量超1700亿千瓦时

“截至2011年12月28日,大亚湾核电基地2011年度上网电量达400亿千瓦时,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实现无非计划停机停堆连续安全运行3384天,在与国际同类机组比较中排名第一。”中广核党群工作部主任助理胡光耀介绍,自1994年大亚湾核电站投入运行18年来,大亚湾核电基地6台在运核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多年的安全运行经验衍生了许多安全文化理念,如“一次把事情做好,人人都是一道屏障”。

据介绍,核电是一种经济、安全、高效的能源。相对于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核电基本实现了温室气体的零排放;相对于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核电具有容量大、波动小、经济性强等特点。截至2011年11月,大亚湾核电站已累计实现上网电量超过2456亿千瓦时,其中70%的电力输送香港,已达1700多亿千瓦时,约占香港全社会用电量的四分之一。

按照目前火电行业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平均排放强度,每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年上网电量按75亿千瓦时计算,每台机组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741万吨、二氧化硫3.82万吨、减排氮氧化物3万吨。

大亚湾若用煤 要30.6万节火车皮拉

大亚湾核电基地六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每年发电超过450亿千瓦时,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站相比,可减少标煤消耗约1530万吨,减少向环境排放二氧化碳约4400万吨,二氧化硫约23万吨,氮氧化物约18万吨,环保效益相当于种植了近30万公顷的森林。如果这些电煤用火车运输,一年365天不间断地运输,每天需要由16列火车运送(一般一节火车皮可运输50吨煤,一列火车共有50节车厢),全年共需要30.6万节火车皮。

岭澳二期核电站的4号汽轮发电机组。

汽机厂房布满密密麻麻的管道。

核电项目将为广东创造2000多万就业机会

核电项目建设投资大、经济效益好,对产业的带动辐射作用强。据了解,大亚湾核电站所在地深圳市大鹏镇,上个世纪80年代初,还只是个小渔村,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而如今,大鹏镇的人口10余万,人均收入较20年前增加了10倍。历年来,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累计上缴各类税费近100亿元。与此同时,各核电项目累计超过1000亿元的投资,带动了核电站周边地区和相关单位的经济发展。

据测算,到2020年,广东省计划建成核电装机容量2400万千瓦,总投资额为6240亿元,建设期累计拉动1.9万亿的社会总产出,产生6427亿元的GDP,创造了2296万个总就业机会,其中390万个直接就业机会、1007万个间接就业机会、898万个农业就业机会;而在运营阶段,每年将生产1800亿度电,产值约为780亿元,每年可拉动社会总产出增长1732亿元,拉动GDP增长920亿元,带来150万人的总就业,其中含6万人的直接就业、75万人的间接就业和69万人的农业就业机会。

花絮一:大亚湾核电站漏筋事件

1987年9月,就在大亚湾核电站开工不久,工程部施工队现场土建技术员顾海明在施工现场巡视时意外发现1号反应堆筏基刚绑扎的第二层钢筋中,40mm粗的斜钢筋中增加了钢筋,而且间距与疏密很不均匀。疑窦顿生的他将第一层露出的钢筋头数了三遍,发现竟然只有260根钢筋,而图纸要求是576根!

虽然核岛筏基设计的安全裕度很大,土建施工漏放钢筋并不算很严重的工程问题,采取补救措施且经批准后即可继续施工。但作为业主的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认为“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必须要严肃处理、停工整顿、查明原因。后来经过反复论证,提出:在第二层底部,按原设计图纸要求补放316根L形斜钢筋来补足原来漏放的钢筋,在第二层底部还加设316根直径35mm的径向钢筋和8道直径25mm的环向钢筋,组成钢筋网。钢筋总用量比原设计增加10吨左右,并造成工程停工55天的重大损失,但是却保证了工程的质量。

花絮二:核与辐射安全信息”网页上线

不久前,大亚湾核电站“核与辐射安全信息公开数据平台”正式上线,关心核电安全的社会公众随时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大亚湾核电站机组运行数据,相关内容包括该核电机组的能力因子、辐射防护、工业安全数据等。此外,公众还可以关注中广核集团的官方微博了解相关信息。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