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官网
当前位置:
>
访问量:
国内核新闻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师延财:从匠心出发!让产业工人更有干头、有奔头、有盼头
时间:2024年03月18日 来源:中核集团 点击量: 分享:

1710721725831805.jpg

两会期间,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建中核检修有限公司焊接首席技能专家、焊接班班长师延财的微信朋友圈被一条消息刷屏了: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光图纸设计得好还不行,最后要落实到焊工手里,“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我们要把职业教育发展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他们的待遇条件保障好。

“作为一名来自核工业一线的焊工,听到总书记说的这些话,我的心里激起了千层浪花,我为我的祖国而骄傲,也为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而倍感荣幸和自豪。”师延财刚刚和记者打完招呼,就迫不及待地分享这一心情。

今年,师延财第二次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参加两会。走进人民大会堂,历史的厚重感和时代的使命感落在他的肩上,在这里,他不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核工业焊工,更是千千万万基层劳动者和核工业人的代表,要为基层发声,为劳动者代言,为核工业发展建言献策。

如何立于变革浪潮?

高素质产业工人决定高质量发展

去年的两会期间,师延财从放羊娃一步步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的经历让他在全网“火”了一把。“我的‘黑历史’都被爆出来了,其实我不太愿意说自己。”师延财腼腆一笑,“相比我,我更希望一线的产业工人被更多人关注到。”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技能已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培育高技能高素质的新时代产业工人是实现我国工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关键环节。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加强核工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对我国核工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作为中国核能发展和核电建设的主力军,中核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核工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强化“三支人才队伍”建设,着重培养新时代核工业高技能人才。“两核”重组以来,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进入“快车道”,越来越多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在技能竞赛中脱颖而出。截至目前,集团公司培育了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9人,全国技术能手109 人。

在师延财看来,高素质人才决定着高质量发展,人才培养永远是第一位的。2008年,师延财受益于核工业教育帮扶的政策,在四川核工业技师学院顺利完成了学业。他结合自身经历,认为人才培养要从源头抓起,需要进一步创新产业工人培育模式。定向培养、定向输送、引育结合,培育更符合企业和行业发展需求的产业工人队伍,推进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统筹,鼓励职业院校、企业和政府之间共建教育与技能实操共融互惠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如今,师延财已完成从优秀的技能人才到技能团队带头人的身份转变。作为中核检修有限公司师延财工作室负责人,他毫不吝啬地将工作经验、焊接技巧与青年焊工分享,通过反复操作示范,手把手校正,将自己的所知所学倾囊相授。目前,工作室已培养核级焊工数十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达100多项。工作室中有高级技师、技师等,有两人在2018年国际焊接大赛中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还有三人在国家级焊接技能大赛中分别斩获个人第二名、第十一名、第十五名。其中一人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2023年,工作室被评为上海市“工人先锋号”、福建省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

如何盘活人才变量?

加快推进产业工人人才体系建设

培养一名能操作高尖专核级焊接工作的焊工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这种情况下,人才的流失更加令人心痛,需要特别重视。”说到这里,师延财重点谈起焊工的评价和取证问题,“对于技能工人的成长成才,建议开辟更多通道,建立更加完善培训和评价机制,帮助这些产业工人发挥更大的价值。”此外,他还提到,产业工人的年龄限制、心理成长、身份认同、权益保障等看似微小的因素也值得关注。

师延财一共带出来25个学生,没有一个人离开。师延财认为这与核工业发展的大背景密切相关。“去年我国合计核准5个核电项目,共计10台核电机组。核工业发展迎来大机遇期,这对核工业产业工人来说也是好时期。”师延财强调,“这时候一定要把产业工人的人才体系建设更加重视起来,只有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才能撑起高质量发展的产业。”

对此,师延财提出四点建议:

一要善用高技能人才资源,形成系统性成长成才机制。统筹调动各领域高技能人才参与国家职业教育教材的编制与修订,推动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同时建立高技能人才院校兼职讲师制度,充分利用高技能人才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精准性。

二要构建监督和评估体系及其约束机制。围绕“质量强国”建议完善相关政策落实的监督和评估工作体系,加大对地方、企业、院校对相关政策落实的监督和评估工作,并建立政策落实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各级责任主体将相关政策落实落细。

三要进一步完善特殊领域高技能人才培养环境。建议在规划总体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特殊领域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制度,统筹特殊领域技能人才的队伍建设。通过特殊领域技能人才培养,加快推进重点项目问题解决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四要尊重劳动、崇尚工匠精神,进一步优化社会环境。建议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发挥中央、地方以及企业媒体作用,运用年轻人易于接受并且乐于接受的形式做好日常宣传,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如何塑造亲核拥核环境?

设立核科学日助力核能发展

此次参加两会前,师延财在行李箱里装了特别的文创礼物,其中有2个印有中国核建中核检修IP形象的钥匙扣,IP的设计原型正是在核岛从事检修工作的师傅们。参会期间,师延财积极通过介绍文创产品让大家进一步走近核工业的检修工人们。但同时,师延财也在交流中发现,进一步推动核工业知识普及大有可为。因此,不止为产业工人发声,师延财还建议设立国家“核科学日”,并以设立“核科学日”为起点,普及核能知识,营造全社会知核拥核的发展环境。

1958年9月27日,我国第一座实验性重水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正式移交,标志我国跨进原子能时代,我国核工业逐步发展壮大,铸就了“两弹一艇”惊世伟业。进入新时代,中国核工业跑出创新发展的核级“加速度”,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新一代“人造太阳”等重大成果持续涌现。

师延财认为,对核能行业来说,打造“科普之翼”是助力核能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将每年的9月27日设立为国家“核科学日”,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有利于激励核工业人在核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求索不止、创新不竭,推动我国科技强国建设,提升国际影响力;有利于培养广大青少年崇尚科学、热爱科学,为祖国核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舆论氛围。

“进入新时代,我们的核科普其实可以更有趣。”师延财建议通过核工业人亲身说法、巧用新媒体流量平台、打造创意性文创产品、出版科普书籍等多元化方式开展,打破核知识与普通公众之间的高墙,凝聚全社会正能量,让公众理性认识并推动核工业的积极安全有序发展。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